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食品安全的易敏感/感受族群



這個名字新聞報導或是雜誌上可能會看見

           易敏感/感受族群,Sensitive/ vulnerable groups,

意思就是比別人更敏感、更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的那些人。



舉例來說,體重比較輕的小孩、器官或是體內代謝酵素發育不完整的孩童、消化與代謝器官退化的老年人、

某些代謝有困難的成人、某些有慢性病容易遇到別的因素就會加重病情的那些人,

只要比(同一地區/種族)一般人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就是易感受族群。


那孕婦呢? 因為孕婦擔心會透過母體給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需要格外的注意。



舉例來說,許多抽菸的人得到癌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那麼這些人若加上其他可能導致/誘發/加劇癌症發展的危險因子,

例如烤肉中的致癌物,

就可能比一般人有更高的罹癌風險。




舉個更常見的例子,

有的人體質吃牛奶就會腹瀉,

乳糖不耐症,或是消化道吸收不好,

今天叫他吃某些含有牛奶成分的食品,

他就比其他人更容易腹瀉、拉肚子更淒慘。

別人可能吃一點點不會有問題,他吃了就會反應特別大,

這就是易感受族群的概念。



所以例如食品政策,除了照顧一般人之外,應該要對於易感受族群有更高規格的保護標準。

就好像口香糖,或是某些代糖產品,一定要寫說對於"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這類警告字樣。

若您家中有體質比較敏感的人,高齡者或幼童,也請額外注意他們的飲食起居。

因為一般的管制標準(尤其是台灣..註),更容易忘記這群人的需求,

所以請您特別注意!!

註: 美國的風險評估指引有提到,風險評估標準,是考慮了正常人的敏感族群,
但對於體質特殊者或不健康族群,卻不在保證範圍內。
更何況,風險評估是一連串統計推估過程,
難以確保真正有考慮到敏感族群對危害的反應情況呀。

另外,台灣的風險評估報告目前是"不公開"的,
一般人(如我)要查詢評估過程,
直接google搜尋不到,FDA好像也沒有提供?
您說,怎麼能相信政府真的有把敏感族群考慮進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