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反式脂肪 兩三事


先來閱讀這兩則新聞好了,

比假油還毒!國民健康署呼籲:全面停用人工反式脂肪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8765

美禁反式脂肪 台灣超量食品種類多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3993

摘錄重點: 
1.依照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徐錫樑2009年8月發表在《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市售食用油中,沙拉油最高可以檢測到含有1.47%的反式脂肪酸,而植物性奶油可達2.44%,乳瑪琳則為0.48%。植物性奶油的反式脂肪含量絕對不是最高,這篇研究還指出,市售的咖啡奶精和酥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則可高達24.9%和18.2%。

2.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酸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以2000大卡計算,一天的反式脂肪最好不要吃超過2.2克。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歸納,除了油脂加工過程,油脂高溫烹調會產生有害反式脂肪,含量爆表食品包括人造奶油、酥油、炸雞、薯條、中西式糕餅、洋芋片、爆米花、泡麵、可頌、甜甜圈、奶精、巧克力及冰淇淋等烘焙油炸食物中。

3.食藥署規定,食品中每百公克反式脂肪含量在0.3公克以上,必須強制標示;若低於0.3公克,可標示為0

小結論:
反式脂肪酸不健康,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與中風,台灣預計要跟從美國的腳步,最快年底前公告三年後完全禁止反式脂肪。


我要講的有三點,
1.大家要記得閱讀食品營養標示的標籤,在完全禁止食品中禁止添加反式脂肪前,要自己多注意標示,以避免吃到太多反式脂肪。
不過常常許多添加反式脂肪都是垃圾食物(這樣講會不會被告)
什麼零食、餅乾、冰淇淋、抹醬等等,
都不是真正的食品阿~~  本來就營養份比較少、熱量比例高,
因此本來就是要適度攝取的食品,要少吃對我也是損失不大!!

2.以我對於咖啡的上癮程度,我分享一下我對市售咖啡飲料的看法
理論上,有研磨咖啡豆應該是真的咖啡沒錯吧...
所以我覺得從"避免攝取到奶精(氫化植物油)"的角度來說,
我建議大家優先選現場沖泡的咖啡,咖啡店或是超商的,
美式 > 拿鐵、卡布奇諾
我覺得有糖無糖差別不大,但是是奶還是奶精就差異比較大。

若是自助吧buffet的餐廳,他的咖啡機也有差別,
咖啡不一定都是用咖啡豆現磨,有的是直接用咖啡粉去沖泡,
奶的部分有的咖啡機是真的用鮮奶,通常他的機器體積會比較大,因為有額外要放鮮奶的地方呀,
有的咖啡機會用奶精,那個味道喝起來就是奶精粉的味道,
因此不要以為咖啡機一定就是用鮮乳或保久乳啊!!

對於罐裝飲料,我的建議是一定要看標示
金車伯朗、黑松韋恩跟UCC這三家牌子的鐵罐裝咖啡,
都是用奶粉,
用奶粉我"假設"吃到的是比較天然的動物脂肪,至少不是反式脂肪,但到底是哪種品質的奶粉我舌頭是不太會分的,但假如廠商標示不實,那就不是消費者有辦法迴避的嘍。

至於那些看起來很便宜的咖啡,例如味全跟統一出產的盒裝咖啡,
通常都是用奶精粉,
而且會順便加一些小蘇打,來調整酸鹼,
喝多了,對我而言,會出現反胃症狀。

早餐店的咖啡,可能要存疑,聽說早餐店的飲料很通腸胃....

3.為什麼要推延到三年後才禁止反式脂肪呢?
因為一個好的政府,需要考慮到這些廠商的反應,需要多久才能配合。
假如一個法律或是行政命令下來,廠商無法很快遵循,只能一直被罰錢,
或許有的消費者覺得這樣管制比較合理是廠商活該,
但這樣的政府卻無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對各種廠商而言也會覺得,是不是政府不夠安定、朝三暮四又不給緩衝,可能就會考慮外遷跑去其他國家設廠,這對台灣也不好哦

那在管制反式脂肪,為什麼需要三年這麼久的緩衝?
我自己的猜測,是食品加工的廠商需要更換原物料的供應商。
為了尋求好的合作廠商(先排除那些只求壓低成本的廠商不說),勢必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拜訪、參訪、確認新的廠商穩定可靠,不會亂斷貨隨意亂添加東西以後,才會簽約,才會正式用沒有反式脂肪的原料來製造產品。

而且這也牽涉到食品加工以外的問題,也還要給廠商時間換包裝阿!
食品原料改變,營養標示也會跟著改變(這牽涉到做實驗分析),有效日期也需要耗費時間進行測試與判定,
因此這些都需要時間的!

而對於奶油與植物油的原料商,他們原本可以賣含有反式脂肪的東西,現在也是要重新更換上游廠商,甚至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布局,不小心三年就過去了!

另外一個不知道重要與否的因素,是政府要貫徹這個命令,勢必也要考慮政府檢驗的人力與分析方法,需要先去制訂反式脂肪的標準檢驗流程,然後你才具有確認市場上是否能杜絕反式脂肪的能力。不然政府若訂了一個自己也無法確認的政策,那不是要笑掉人家大牙了!!  (不過我不確定是否以往政府就有相關標準,不然以往規範100g中0.3g反式脂肪可以標示為0是怎麼管的)

歡迎大家提供建議與回饋!!!  我不是食品專家但我很誠懇!!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對飲食的要求vs 你願意花多少錢?

HI各位好,我今天要講得是一個有點撲朔迷離但又攸關台灣人的概念

就是我們一般人對飲食的要求,
是否可能隨著收入而調高願付價格呢?

會這樣說,是因為當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時代,
也就是差不多1960~1970年代,
鄉下還很窮,都市稍微繁榮但也不夠現代化,
是一個很容易餓肚子的年代。

在鄉下,聽說早年沒什麼肉類蛋白質可以吃,
所以會有人去獵小鳥,
因此以前的鳥、雀都是很怕人的,
哪像現在的麻雀鴿子隨處可見呢?

鄉下有些人有農田,農田種點根莖類作物,就會引來田鼠偷吃,
因此有些小孩也會去抓田鼠來墊肚子,
其實應該是好玩多於實際上的加菜吧,
因為你要抓田鼠也是好一番力氣呢!

在不那麼熱鬧的都市,有的人習慣喝飼料奶,
你可能會訝異為什麼飼料奶粉這種低要求的東西人敢喝?
這不是現在有人當食品賣就可以告發他嗎?
因為早年窮怕了,沒什麼比餓肚子更可怕的事。

古早流傳下來的諺語,
食物掉到地上不到三秒鐘可以撿起來吃,
以前地板都有泥土、至少也有灰塵,為什麼可以吃?
因為以前人節儉啊! 能用的錢都不多了,當然每一粒食物都要珍惜,
因此就算掉到地上拍一拍也還是撿起來吃。





可是時代逐漸進步到了現代,
我們的時代對飲食追求得更多,
對於飲食的要求,餐飲場所衛生的要求,
對食品從業人員的規範,對食品材料與包裝材料的規範逐漸變多,
對於黑心食品或是造假的食品,也抓得越來越嚴格,
又面臨了少子化,我們希望提供給下一代的東西是在合理金錢範圍內盡可能的高品質。
而對於比較體質特殊的,例如孕服、慢性病與銀髮族,廠商逐漸開發出許多生技產品,
也逐漸越來越多人願意負擔這些錢去照顧好我們的家人。

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卻是很根本的、在食品源頭的,
環境汙染
不論是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屬的汙染,農藥汙染等,
是從工廠內部也很難管理的東西,對規模比較小的那些攤商,卻是更難以負荷這些檢驗的開銷,
當廠商自己無法管理好食材,就需要政府的抽查與介入。

因此我們現階段政府的管制還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把整個食品都管理到盡可能安全。

也因此,許多人知道有農藥問題,就希望挑選"有機的",
知道有重金屬汙染(例如空氣燃燒有害物的沉降到附近泥土),因此會挑"產地",
知道台灣的食品不夠安全,會挑"國家"。





但,難道自己覺得自己可以挑選到比較安全的食材,就夠了嗎?
當整體的飲食安全無法落實,那自己外食的時候,誰來保障我們的安全?
當我們的下一代在學校吃著午餐,誰來確保他們安全無虞?

當有錢人可以選擇吃比較高級的有機蔬果,
沒那麼有錢的人可能吃比較一般、甚至可能來路不明的食物食品,
可是當外國人來台灣觀光,他在享用我們夜市、我們的餐廳與台灣的環境之美,
是不是其實覺得我們這邊可能讓他食不安心?
會不會帶回去一些台灣不夠正面的經驗?
您就想像一個去墨西哥(欲望城市中有這樣的例子啦)或是印尼或非洲國家,
你覺得那邊的物價比本國便宜,但是你壓根很懷疑他們食物會不會害你拉肚子,
你也不確定這些食品是不是經過檢驗、是不是會造成什麼毒素的慢性累積。

因此,我要講的是,
大家不能夠以為自己有辦法負擔食品安全,知道怎麼挑選安心的食材來源,自掃門前雪,這樣就夠了,
這就像健保,有錢人最不會受到全部醫療費用自費的衝擊,是中等以下的人才會受到醫藥費的困擾,
但是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風險社會,是一個無從發現風險在哪裡的社會
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持續待在金字塔的頂端,持續當那所有人收入90%的10%人口,
是不是可能透過大家一起分攤這樣的風險,進而提撥更多資源,來改善這樣的風險社會?







雖然,稅收繳給國家,我們並不知道是否被妥善運用,
但很明確的就是,政府沒有經費沒辦法做事。

以一個研究助理來說,起薪三萬,12個月就要36萬,加上年終要40.5萬,
一個政府部門,以現在我們的食藥署來說,公務員薪水可能有36k~46k,
這是我剛剛假設條件的1.2倍,
104年食藥署下面的食品組的人力編制,正職的人員有規劃50人、約聘雇有15人,
這樣一年份的薪水就要36K*13.5月*65人,這樣只是能達到現有中央食品管理單位的編制而已,不包括各地方政府的稽查人員、審核人員、輔導人員或是相關的行政費用喔!
假如我們希望增加更多的人力來提升我們食品安全,
那我們願意負擔到多少額外的支出?

或許除了增稅,我們可以要求政府取消租稅減免,
但我願意為了整個台灣、為了下一代,多繳一些稅,你呢?



歡迎大家回應討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