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反式脂肪 兩三事


先來閱讀這兩則新聞好了,

比假油還毒!國民健康署呼籲:全面停用人工反式脂肪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8765

美禁反式脂肪 台灣超量食品種類多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3993

摘錄重點: 
1.依照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徐錫樑2009年8月發表在《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市售食用油中,沙拉油最高可以檢測到含有1.47%的反式脂肪酸,而植物性奶油可達2.44%,乳瑪琳則為0.48%。植物性奶油的反式脂肪含量絕對不是最高,這篇研究還指出,市售的咖啡奶精和酥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則可高達24.9%和18.2%。

2.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酸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以2000大卡計算,一天的反式脂肪最好不要吃超過2.2克。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歸納,除了油脂加工過程,油脂高溫烹調會產生有害反式脂肪,含量爆表食品包括人造奶油、酥油、炸雞、薯條、中西式糕餅、洋芋片、爆米花、泡麵、可頌、甜甜圈、奶精、巧克力及冰淇淋等烘焙油炸食物中。

3.食藥署規定,食品中每百公克反式脂肪含量在0.3公克以上,必須強制標示;若低於0.3公克,可標示為0

小結論:
反式脂肪酸不健康,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與中風,台灣預計要跟從美國的腳步,最快年底前公告三年後完全禁止反式脂肪。


我要講的有三點,
1.大家要記得閱讀食品營養標示的標籤,在完全禁止食品中禁止添加反式脂肪前,要自己多注意標示,以避免吃到太多反式脂肪。
不過常常許多添加反式脂肪都是垃圾食物(這樣講會不會被告)
什麼零食、餅乾、冰淇淋、抹醬等等,
都不是真正的食品阿~~  本來就營養份比較少、熱量比例高,
因此本來就是要適度攝取的食品,要少吃對我也是損失不大!!

2.以我對於咖啡的上癮程度,我分享一下我對市售咖啡飲料的看法
理論上,有研磨咖啡豆應該是真的咖啡沒錯吧...
所以我覺得從"避免攝取到奶精(氫化植物油)"的角度來說,
我建議大家優先選現場沖泡的咖啡,咖啡店或是超商的,
美式 > 拿鐵、卡布奇諾
我覺得有糖無糖差別不大,但是是奶還是奶精就差異比較大。

若是自助吧buffet的餐廳,他的咖啡機也有差別,
咖啡不一定都是用咖啡豆現磨,有的是直接用咖啡粉去沖泡,
奶的部分有的咖啡機是真的用鮮奶,通常他的機器體積會比較大,因為有額外要放鮮奶的地方呀,
有的咖啡機會用奶精,那個味道喝起來就是奶精粉的味道,
因此不要以為咖啡機一定就是用鮮乳或保久乳啊!!

對於罐裝飲料,我的建議是一定要看標示
金車伯朗、黑松韋恩跟UCC這三家牌子的鐵罐裝咖啡,
都是用奶粉,
用奶粉我"假設"吃到的是比較天然的動物脂肪,至少不是反式脂肪,但到底是哪種品質的奶粉我舌頭是不太會分的,但假如廠商標示不實,那就不是消費者有辦法迴避的嘍。

至於那些看起來很便宜的咖啡,例如味全跟統一出產的盒裝咖啡,
通常都是用奶精粉,
而且會順便加一些小蘇打,來調整酸鹼,
喝多了,對我而言,會出現反胃症狀。

早餐店的咖啡,可能要存疑,聽說早餐店的飲料很通腸胃....

3.為什麼要推延到三年後才禁止反式脂肪呢?
因為一個好的政府,需要考慮到這些廠商的反應,需要多久才能配合。
假如一個法律或是行政命令下來,廠商無法很快遵循,只能一直被罰錢,
或許有的消費者覺得這樣管制比較合理是廠商活該,
但這樣的政府卻無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對各種廠商而言也會覺得,是不是政府不夠安定、朝三暮四又不給緩衝,可能就會考慮外遷跑去其他國家設廠,這對台灣也不好哦

那在管制反式脂肪,為什麼需要三年這麼久的緩衝?
我自己的猜測,是食品加工的廠商需要更換原物料的供應商。
為了尋求好的合作廠商(先排除那些只求壓低成本的廠商不說),勢必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拜訪、參訪、確認新的廠商穩定可靠,不會亂斷貨隨意亂添加東西以後,才會簽約,才會正式用沒有反式脂肪的原料來製造產品。

而且這也牽涉到食品加工以外的問題,也還要給廠商時間換包裝阿!
食品原料改變,營養標示也會跟著改變(這牽涉到做實驗分析),有效日期也需要耗費時間進行測試與判定,
因此這些都需要時間的!

而對於奶油與植物油的原料商,他們原本可以賣含有反式脂肪的東西,現在也是要重新更換上游廠商,甚至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布局,不小心三年就過去了!

另外一個不知道重要與否的因素,是政府要貫徹這個命令,勢必也要考慮政府檢驗的人力與分析方法,需要先去制訂反式脂肪的標準檢驗流程,然後你才具有確認市場上是否能杜絕反式脂肪的能力。不然政府若訂了一個自己也無法確認的政策,那不是要笑掉人家大牙了!!  (不過我不確定是否以往政府就有相關標準,不然以往規範100g中0.3g反式脂肪可以標示為0是怎麼管的)

歡迎大家提供建議與回饋!!!  我不是食品專家但我很誠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