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會忽然講這個三弊病呢?
因為實在是,有點惱怒,
以消費者來講,都覺得食品安全責任都在政府跟廠商,我都花錢了為什麼買到的東西我不能期待他安全?
可是這就是我說的消費者懶與投機,差不多,
懶得閱讀標籤,懶得看廠商過去發生的食安案例只靠感覺,懶得判斷風險只看有沒有風險不看風險高低,這完全就是懶惰的惡習。
投機,雖然不太明顯,可是許多消費者對於促銷可是十分在乎,各種撿便宜與討價還價,有機可趁還不把握啊…
差不多,不認真分析廠商資訊的情況,就是覺得好廠商壞廠商,便宜跟貴的產品差不多,但動腦想想吧,好的廠商用比較好的原物料,成本會不會比較高?廠商要送檢,要準備申請gmp的資料跟人力,要不要成本?挑食材自己煮自己加工比起買化工現成品,成本會不會有差?
消費者假如看不出差異,也不認真判斷差異,那為什麼好廠商要那麼認真,作給誰看啊?
100個消費者才1.5個會懂得投資食品安全,這樣誰願意當認真善良的廠商?又沒成就感又不會賺適當的利潤,何苦呢。
至於靠關係,雖然說不太適用,可是消費者很靠人情介紹就去消費,同學揪著就去吃了,可是自己對食品的堅持又在哪呢?
廠商的投機,就是政府沒管的就不認真作,
反正政府沒人力沒動機去查小公司嘛,
我不申請作工廠會怎樣嗎?不開發票大家都這樣啊?路邊攤的衛生標準沒人管嘛,我為什麼要投資這些衛生與行政的成本呢?
對大廠商也是,政府要求檢驗的品項我就跟著這幾個品項合格就好,但怎麼沒想做出差異化呢?
有機商品可以賣貴一些,宣稱無毒宣稱無農藥也可以貴一些,那廠商假如投資健康與品質多一些對銷售應該也有幫助呀?可是因為消費者覺得差不多,廠商看不到希望,因此也跟著怠惰投機了。
廠商的差不多,一樣是米粉a廠牌80元一包b廠牌45元一包,看起來商品名稱一樣啊,我就挑煮起來快熟賣像好的,但可是為什麼兩個價格有差?是差在行銷還是差在重量還是差在品質?還是產地? 我想會在乎的廠商不多吧?
光泉跟味全跟保久乳,消費者又喝不出差別,我何必認真買製程比較安全的那個?
靠關係,唉就算就算,就算排除掉廠商有沒有官商勾結這事好了,有時候只是臭氣相投啦沒有真的勾結,可是靠關係,我跟誰進貨不免也跟上游廠商有沒有給我回饋有點關係吧? 為什麼我不抵制頂新還是抵制義美,多少也有點簽約以外的關系存在。
最後是政府,政府實在是有點讓人傷心,
投機吧,我們派人出去考察了啊我們很認真丟食品安全研究計畫了啊,問題是制度根本問題很大,計畫採購招標用合格的最低價得標,然後得標執行計畫有的又不能直接變政策,可是又沒良好審查牽制能力,等於消費者就是納稅給你爽爽花光,卻沒實質計畫成果產出。考察呢,考察的報告在網路上不一定可以找到,可是要學習別人制度有認真學嗎?根本沒人投資人力出國學習,靠一次兩次考察,我們能期待他學習什麼?要學習一個制度,不是找資料整理,詢問就結束了,是長期研擬怎樣在臺灣適用,怎樣用來解決臺灣問題,而不是抄一抄還以為自己馬上黃袍加身貼上驅魔符咒,哪這麼厲害。
說差不多,到底政府有沒有認真監督廠商,有沒有認真考評現有制度,根本存很多漏洞,可是公務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許現在公務員真的很忙了,可是對於長期政策想得太少。但難道真的未知物跟已知物管理一樣嗎,化學風險跟微生物風險管理一樣嗎,平常的風險溝通跟危機溝通一樣嗎?文化面跟科學面考量一樣嗎?什麼都差不多,有作沒做覺得差不多,臺灣哪時候才會進步啊?
靠關係,這真的不能亂講,會被查水錶的,但包庇得難道在少數嗎?臺灣利益迴避沒有作得很好,在臺灣沒有真正建構信心之前,利益迴避是很重要的,真的應該要多加強才行。
講了這麼多,我要講的是,從上而下(政府指導推到人民)的食品安全政策失靈,現在由下而上的(民間發起影響到中上階層)管理與改革正夯,每個人都可以作一些改變,
都值得作一些改變,
一起加油!!
手機排版,如有錯字敬請見諒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逆向操作,怎麼過聖誕節?
從今天開始,星巴克開始有賣冬季限定的口味飲品了!!!
我要說的不是為它們行銷,
而是關於食品安全。好啦或許不一定是真正的安全,因為風險永遠無法得知
蛋糕業者: 賣最好的季節就是母親節,佔每年銷售額據說有八成!
餐廳: 各(西洋)節慶都會推出特餐大賺一筆
可是您是否曾想過,
當您選擇帶女朋友/家人上館子的時候,
食品安全怎麼把關?
其實我也只能提幾個小觀察點~
1.餐廳衛生看起來整潔、有什麼消費者標章或SGS是一種簡單的篩選方式
2.店員與廚師不要抽菸、
3.廁所要有洗手乳!!! 理論上至少要有肥皂,餐飲從業者如廁完能徹底清潔他們的手!
4.詢問菜單用料,店員可以侃侃而答,除了服務態度以外,也代表他們用的東西應該不會太複雜? (複雜跟食安不是必然的關係,但食物原料不要太複雜要管理起來比較簡單一點點~)
5.一般性原則~ 少吃炸的!! 高溫烘焙或是看起來太精緻到你很難想像它的原料,建議少吃,用很重的調味去掩蓋原味的,也可能代表食材不新鮮。
6.過往沒有食安方面用餐負評,什麼食物該熟沒熟、果蠅亂飛、盤子沒洗乾淨、黏薑絲之類~
7.假如是路邊攤,其實可以觀察他們的用水,假如真的沒有良好的水的管線,建議做好拉肚子的心理準備/ \
8.小館子或路邊攤,可以多觀察: 收銀找錢跟烹調是否用同一隻手操作,若有戴手套隔離那是多久換一次還是其實是戴心安的?
9. 注意自己油脂跟奶精的攝取。堅果培根都是油脂類,炸的或是酥皮千層酥,用的油不會少。若用氫化植物油的奶精、乳瑪琳(例如加奶精的咖啡跟冰淇淋),對身體的損害可能更大哦~
10. 找那種可以觀察廚房的餐廳,喔我不是說王品集團,應該還有很多廚房可以讓你看見從業人員的工作情況,有沒有戴口罩、有沒有偷工減料,有沒有東西被汙染繼續用,還是用微波爐加熱調理包(個人不反對),有沒有排油煙機油膩膩等。
以上寫了好像沒什麼幫助哈哈。
但,耶誕節,
建議找一些感覺比較清爽與衛生的東西,
對自己好一點~~ 一年到頭吃的外食不少,
這個耶誕,請多吃一點健康食物!!!
耶誕禮物,若送一個什麼有機蔬果的提貨券/禮盒也是不錯的選擇哦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WHO紅肉事件,然後?
我不是事後諸葛阿
"【央廣RTI】世衛列香腸等致癌 澳洲批可笑"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51027/719792/applesearch/%E3%80%90%E5%A4%AE%E5%BB%A3RTI%E3%80%91%E4%B8%96%E8%A1%9B%E5%88%97%E9%A6%99%E8%85%B8%E7%AD%89%E8%87%B4%E7%99%8C%E6%BE%B3%E6%B4%B2%E6%89%B9%E5%8F%AF%E7%AC%91)
我只是想帶大家看看,
(台灣)媒體的重要!!
首先,WHO發布了紅肉可能致癌!!
我是本周二也就是27號聽到這個說法的。
目前已經過了幾天啦,
結果呢,
今天新聞頭條是什麼?
台灣新聞最熱門:
太陽花女神OOXXQQQ 小模陪睡、跨國賣淫、
說好的大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呢?!!!
好啦我知道很可能新聞記者們還沒找到專家訪問所以新聞不多?
不過帶大家看看,
人家WHO發出這個紅肉與加工肉很可能是人類致癌物(2A)的時間是10/26
https://www.iarc.fr/en/media-centre/pr/2015/pdfs/pr240_E.pdf
所以換算台灣時間是27號差不多嘛
國際WHO下面的許多專家團隊研究致癌物的單位叫做"國際研究癌症機構"(IARC)
http://www.iarc.fr/
還有中文版的頁面呢,
台灣同胞有興趣可以查詢相關報告~
來看看新聞一出爐以後,國際上有哪些不同的聲音
"【央廣RTI】世衛列香腸等致癌 澳洲批可笑"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51027/719792/applesearch/%E3%80%90%E5%A4%AE%E5%BB%A3RTI%E3%80%91%E4%B8%96%E8%A1%9B%E5%88%97%E9%A6%99%E8%85%B8%E7%AD%89%E8%87%B4%E7%99%8C%E6%BE%B3%E6%B4%B2%E6%89%B9%E5%8F%AF%E7%AC%91)
"世衛稱加工肉致癌 中國肉協指不符中日情況"(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international/20151028/720696/applesearch/%E4%B8%96%E8%A1%9B%E7%A8%B1%E5%8A%A0%E5%B7%A5%E8%82%89%E8%87%B4%E7%99%8C%E3%80%80%E4%B8%AD%E5%9C%8B%E8%82%89%E5%8D%94%E6%8C%87%E4%B8%8D%E7%AC%A6%E4%B8%AD%E6%97%A5%E6%83%85%E6%B3%81)
"吃紅肉會致癌 玻利維亞:大家來吃草泥馬"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strange/20151028/720681/applesearch/%E5%90%83%E7%B4%85%E8%82%89%E6%9C%83%E8%87%B4%E7%99%8C%E3%80%80%E7%8E%BB%E5%88%A9%E7%B6%AD%E4%BA%9E%EF%BC%9A%E5%A4%A7%E5%AE%B6%E4%BE%86%E5%90%83%E8%8D%89%E6%B3%A5%E9%A6%AC)
我只摘蘋果的報導,本人太偷懶了
不過我要表達的是,
各國,尤其是以農業為主要輸出大國的,
一定會大聲反擊哎呀哪這麼嚴重!!
不然他以後生意怎麼做?
台灣呢,
養豬跟養雞為主,豬跟牛都是紅肉阿,培根熱狗豬排貢丸豬肉製品賣得跟什麼一樣,
然後... 今天就沒有相關新聞了^^
let's see台灣會怎樣渡過這一關~~
台灣人民,鳩竟有沒有鉛水喝太多而影響腦袋發展呢~ 就拭目以待啦
Hazard Quotient Risk Calculation Tool 風險商數計算小工具 (更新)
覺得有趣,
可以稍微計算風險商數(HQ),
先回顧一下什麼是HQ:
就是把每日從各種暴露途徑所接受到的量(dose)去除以每日容許暴露量,
也就是你每天從不同途徑所接受到的有害物的量,
比起國際上管控"理論上每天吃不會對人體有害"的科學標準,
是幾倍的關係,
除法本來就是商數的概念喔,
所以就是看你 每天的暴露 比 不會有害的標準 高還是低,
若計算的HQ高於1代表"可能" 出現危害,
假如HQ低於1代表"可以預期"不會發生不良的健康效應。
對於消費者或是家長,也是可以應用的哦,
就好像我知道吃糖吃太多會胖,
所以我要管控每天糖份的攝取,
現在換成是某個有害物質,雖然資訊不夠充分啦,
但你也可以想像我會想控制每天的攝取量。
這個網頁中的TDI就是每日容許暴露量,就是上述評估出來對人體無害的劑量,
這邊還幫你link到美國跟加拿大的連結,
這網站綜合評估化學物質 多個介質(水、土壤、空氣、皮膚、攝食)來的危害,
其實要做到這樣很不簡單~~
因為通常實際整理分析數據,
每個空氣檢測資料就好多資料、土壤跟水中的數據也好多筆,
要評估起來也是滿花時間的。
雖然這是英文版的頁面,
而且很多參數要自己查詢資料帶入數值,(其實後面有建議值)
但這就是風險評估科學家在玩的呀!!
有興趣的學生/every one 都可以玩玩看!
http://www.popstoolkit.com/tools/HHRA/NonCarcinogen.aspx
注意,這邊是計算非致癌的哦!!!
假如呢,
你發現有很多物質的作用部位是相同的,
像是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藥阿、毒澱粉、某些減肥藥都傷腎,
NSAID止痛藥、酒精、黃麴毒素傷肝,
鉛跟很多物質都傷腦,
你可以把這幾個同一組物質的HQ相加,
也就變成Hazard index危害指數,簡稱HI,
假如危害指數大於一就會需要多多注意嘍!
不過其實你可以想想,假如單一個物質的HQ都已經大於一了,
他跟誰相加的HI就一定會大於1啊!!!!
也就是說,
當你知道某物質每日攝取其實比起安全的標準已經偏高了,
那不用懷疑,
你最好不要再吃其他會傷害同一個器官的東西了,
不然經年累月下來,
你很可能某器官會出現危害,
更何況很多奇怪的添加跟污染是出乎我們的預估範圍的!!
不過,致癌的化學物質又是另一個計算方法了(汗)
不負責任下台一鞠躬。
大家快點寫信給我ㄚㄚㄚㄚㄚ!!!
閱讀: (英文) 美國ATSDR與EPA的說明
http://www3.epa.gov/airtoxics/natamain/gloss1.html
http://www.atsdr.cdc.gov/interactionprofiles/IP-13/ip13-c3.pdf
可以稍微計算風險商數(HQ),
先回顧一下什麼是HQ:
就是把每日從各種暴露途徑所接受到的量(dose)去除以每日容許暴露量,
也就是你每天從不同途徑所接受到的有害物的量,
比起國際上管控"理論上每天吃不會對人體有害"的科學標準,
是幾倍的關係,
除法本來就是商數的概念喔,
所以就是看你 每天的暴露 比 不會有害的標準 高還是低,
若計算的HQ高於1代表"可能" 出現危害,
假如HQ低於1代表"可以預期"不會發生不良的健康效應。
對於消費者或是家長,也是可以應用的哦,
就好像我知道吃糖吃太多會胖,
所以我要管控每天糖份的攝取,
現在換成是某個有害物質,雖然資訊不夠充分啦,
但你也可以想像我會想控制每天的攝取量。
這個網頁中的TDI就是每日容許暴露量,就是上述評估出來對人體無害的劑量,
這邊還幫你link到美國跟加拿大的連結,
這網站綜合評估化學物質 多個介質(水、土壤、空氣、皮膚、攝食)來的危害,
其實要做到這樣很不簡單~~
因為通常實際整理分析數據,
每個空氣檢測資料就好多資料、土壤跟水中的數據也好多筆,
要評估起來也是滿花時間的。
雖然這是英文版的頁面,
而且很多參數要自己查詢資料帶入數值,(其實後面有建議值)
但這就是風險評估科學家在玩的呀!!
有興趣的學生/every one 都可以玩玩看!
http://www.popstoolkit.com/tools/HHRA/NonCarcinogen.aspx
注意,這邊是計算非致癌的哦!!!
假如呢,
你發現有很多物質的作用部位是相同的,
像是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藥阿、毒澱粉、某些減肥藥都傷腎,
NSAID止痛藥、酒精、黃麴毒素傷肝,
鉛跟很多物質都傷腦,
你可以把這幾個同一組物質的HQ相加,
也就變成Hazard index危害指數,簡稱HI,
假如危害指數大於一就會需要多多注意嘍!
不過其實你可以想想,假如單一個物質的HQ都已經大於一了,
他跟誰相加的HI就一定會大於1啊!!!!
也就是說,
當你知道某物質每日攝取其實比起安全的標準已經偏高了,
那不用懷疑,
你最好不要再吃其他會傷害同一個器官的東西了,
不然經年累月下來,
你很可能某器官會出現危害,
更何況很多奇怪的添加跟污染是出乎我們的預估範圍的!!
不過,致癌的化學物質又是另一個計算方法了(汗)
不負責任下台一鞠躬。
大家快點寫信給我ㄚㄚㄚㄚㄚ!!!
閱讀: (英文) 美國ATSDR與EPA的說明
http://www3.epa.gov/airtoxics/natamain/gloss1.html
http://www.atsdr.cdc.gov/interactionprofiles/IP-13/ip13-c3.pdf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轉錄: 果汁商不想妳弄懂的三件事
各位朋友,好久不見啦
今天分享這篇有趣簡短的文章給大家
<果汁商不想妳弄懂的三件事> 2015.2月
http://fooduncovered.org/2015/02/26/%E6%9E%9C%E6%B1%81%E5%95%86%E4%B8%8D%E6%83%B3%E4%BD%A0%E5%BC%84%E6%87%82%E7%9A%843%E4%BB%B6%E4%BA%8B/
而且發現這個網站是"食物知情權"
所以網址也就選了一個food uncover
滿有意思的!
這某方面反映出,隨著時代進步,我們離食品越來越遠,
因此越來越多文章、節目、影片,在探討我們的食物到底背後隱藏了什麼,
食物哪裡來、又往那裏去,
要是以往,我吃的都是我自己生產或是跟鄰居交換來的,
誰要看這種探勘的節目阿?
頂多看看美食節目學做菜、邊看帥哥美女主持人吧~
像是外國節目有個<美食偵探>的節目,在國家地理頻道
http://natgeotv.com/hk/the-food-detectives/about
美食家兼健康專家妮琪穆勒Nikki Muller,研究調查我們最愛的食物對健康的益處與風險,探究每一種食物的來源,並消除許多有關營養的流言。在一流科學家、醫生和營養學家的協助下,妮琪揭開科學的神祕面紗,披露食物生產的過程。透過一連串有趣的科學實驗和評味試驗,了解果汁真正的成份,朱古力令人上癮的原因,以及咖哩和香料對健康的益處等等。本節目解答有關食物的問題,並教你如何選擇食物。
我就很想一睹丰采!!
很想知道,有專業健康與食品知識的人,是怎麼看帶我們全球化的食品生產鏈!
今天分享這篇有趣簡短的文章給大家
<果汁商不想妳弄懂的三件事> 2015.2月
http://fooduncovered.org/2015/02/26/%E6%9E%9C%E6%B1%81%E5%95%86%E4%B8%8D%E6%83%B3%E4%BD%A0%E5%BC%84%E6%87%82%E7%9A%843%E4%BB%B6%E4%BA%8B/
而且發現這個網站是"食物知情權"
所以網址也就選了一個food uncover
滿有意思的!
這某方面反映出,隨著時代進步,我們離食品越來越遠,
因此越來越多文章、節目、影片,在探討我們的食物到底背後隱藏了什麼,
食物哪裡來、又往那裏去,
要是以往,我吃的都是我自己生產或是跟鄰居交換來的,
誰要看這種探勘的節目阿?
頂多看看美食節目學做菜、邊看帥哥美女主持人吧~
像是外國節目有個<美食偵探>的節目,在國家地理頻道
http://natgeotv.com/hk/the-food-detectives/about
美食家兼健康專家妮琪穆勒Nikki Muller,研究調查我們最愛的食物對健康的益處與風險,探究每一種食物的來源,並消除許多有關營養的流言。在一流科學家、醫生和營養學家的協助下,妮琪揭開科學的神祕面紗,披露食物生產的過程。透過一連串有趣的科學實驗和評味試驗,了解果汁真正的成份,朱古力令人上癮的原因,以及咖哩和香料對健康的益處等等。本節目解答有關食物的問題,並教你如何選擇食物。
我就很想一睹丰采!!
很想知道,有專業健康與食品知識的人,是怎麼看帶我們全球化的食品生產鏈!
可惜常常忘記這個節目播出的時段。 (剛剛看起來十月是星期一、二、日有播)
各位觀眾,有空記得收看哦~
今天簡短的補充就到這邊啦,
歡迎大家留個言
我會盡快補充最近的一些見聞的,大家等我><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反式脂肪 兩三事
先來閱讀這兩則新聞好了,
比假油還毒!國民健康署呼籲:全面停用人工反式脂肪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8765
美禁反式脂肪 台灣超量食品種類多
http://www.storm.mg/lifestyle/53993
摘錄重點:
1.依照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徐錫樑2009年8月發表在《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市售食用油中,沙拉油最高可以檢測到含有1.47%的反式脂肪酸,而植物性奶油可達2.44%,乳瑪琳則為0.48%。植物性奶油的反式脂肪含量絕對不是最高,這篇研究還指出,市售的咖啡奶精和酥油,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則可高達24.9%和18.2%。
2.成年人每天反式脂肪酸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以2000大卡計算,一天的反式脂肪最好不要吃超過2.2克。董氏基金會營養組歸納,除了油脂加工過程,油脂高溫烹調會產生有害反式脂肪,含量爆表食品包括人造奶油、酥油、炸雞、薯條、中西式糕餅、洋芋片、爆米花、泡麵、可頌、甜甜圈、奶精、巧克力及冰淇淋等烘焙油炸食物中。
3.食藥署規定,食品中每百公克反式脂肪含量在0.3公克以上,必須強制標示;若低於0.3公克,可標示為0。
3.食藥署規定,食品中每百公克反式脂肪含量在0.3公克以上,必須強制標示;若低於0.3公克,可標示為0。
小結論:
反式脂肪酸不健康,會導致心血管疾病與中風,台灣預計要跟從美國的腳步,最快年底前公告三年後完全禁止反式脂肪。
我要講的有三點,
1.大家要記得閱讀食品營養標示的標籤,在完全禁止食品中禁止添加反式脂肪前,要自己多注意標示,以避免吃到太多反式脂肪。
不過常常許多添加反式脂肪都是垃圾食物(這樣講會不會被告)
什麼零食、餅乾、冰淇淋、抹醬等等,
都不是真正的食品阿~~ 本來就營養份比較少、熱量比例高,
因此本來就是要適度攝取的食品,要少吃對我也是損失不大!!
2.以我對於咖啡的上癮程度,我分享一下我對市售咖啡飲料的看法,
理論上,有研磨咖啡豆應該是真的咖啡沒錯吧...
所以我覺得從"避免攝取到奶精(氫化植物油)"的角度來說,
我建議大家優先選現場沖泡的咖啡,咖啡店或是超商的,
美式 > 拿鐵、卡布奇諾,
我覺得有糖無糖差別不大,但是是奶還是奶精就差異比較大。
若是自助吧buffet的餐廳,他的咖啡機也有差別,
咖啡不一定都是用咖啡豆現磨,有的是直接用咖啡粉去沖泡,
奶的部分有的咖啡機是真的用鮮奶,通常他的機器體積會比較大,因為有額外要放鮮奶的地方呀,
有的咖啡機會用奶精,那個味道喝起來就是奶精粉的味道,
有的咖啡機會用奶精,那個味道喝起來就是奶精粉的味道,
因此不要以為咖啡機一定就是用鮮乳或保久乳啊!!
對於罐裝飲料,我的建議是一定要看標示,
金車伯朗、黑松韋恩跟UCC這三家牌子的鐵罐裝咖啡,
都是用奶粉,
用奶粉我"假設"吃到的是比較天然的動物脂肪,至少不是反式脂肪,但到底是哪種品質的奶粉我舌頭是不太會分的,但假如廠商標示不實,那就不是消費者有辦法迴避的嘍。
至於那些看起來很便宜的咖啡,例如味全跟統一出產的盒裝咖啡,
通常都是用奶精粉,
而且會順便加一些小蘇打,來調整酸鹼,
喝多了,對我而言,會出現反胃症狀。
早餐店的咖啡,可能要存疑,聽說早餐店的飲料很通腸胃....
3.為什麼要推延到三年後才禁止反式脂肪呢?
因為一個好的政府,需要考慮到這些廠商的反應,需要多久才能配合。
假如一個法律或是行政命令下來,廠商無法很快遵循,只能一直被罰錢,
或許有的消費者覺得這樣管制比較合理是廠商活該,
但這樣的政府卻無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對各種廠商而言也會覺得,是不是政府不夠安定、朝三暮四又不給緩衝,可能就會考慮外遷跑去其他國家設廠,這對台灣也不好哦
那在管制反式脂肪,為什麼需要三年這麼久的緩衝?
我自己的猜測,是食品加工的廠商需要更換原物料的供應商。
為了尋求好的合作廠商(先排除那些只求壓低成本的廠商不說),勢必需要花一些時間去拜訪、參訪、確認新的廠商穩定可靠,不會亂斷貨隨意亂添加東西以後,才會簽約,才會正式用沒有反式脂肪的原料來製造產品。
而且這也牽涉到食品加工以外的問題,也還要給廠商時間換包裝阿!
食品原料改變,營養標示也會跟著改變(這牽涉到做實驗分析),有效日期也需要耗費時間進行測試與判定,
因此這些都需要時間的!
而對於奶油與植物油的原料商,他們原本可以賣含有反式脂肪的東西,現在也是要重新更換上游廠商,甚至也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戰略布局,不小心三年就過去了!
另外一個不知道重要與否的因素,是政府要貫徹這個命令,勢必也要考慮政府檢驗的人力與分析方法,需要先去制訂反式脂肪的標準檢驗流程,然後你才具有確認市場上是否能杜絕反式脂肪的能力。不然政府若訂了一個自己也無法確認的政策,那不是要笑掉人家大牙了!! (不過我不確定是否以往政府就有相關標準,不然以往規範100g中0.3g反式脂肪可以標示為0是怎麼管的)
歡迎大家提供建議與回饋!!! 我不是食品專家但我很誠懇!!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對飲食的要求vs 你願意花多少錢?
HI各位好,我今天要講得是一個有點撲朔迷離但又攸關台灣人的概念
就是我們一般人對飲食的要求,
是否可能隨著收入而調高願付價格呢?
會這樣說,是因為當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時代,
也就是差不多1960~1970年代,
鄉下還很窮,都市稍微繁榮但也不夠現代化,
是一個很容易餓肚子的年代。
在鄉下,聽說早年沒什麼肉類蛋白質可以吃,
所以會有人去獵小鳥,
因此以前的鳥、雀都是很怕人的,
哪像現在的麻雀鴿子隨處可見呢?
鄉下有些人有農田,農田種點根莖類作物,就會引來田鼠偷吃,
因此有些小孩也會去抓田鼠來墊肚子,
其實應該是好玩多於實際上的加菜吧,
因為你要抓田鼠也是好一番力氣呢!
在不那麼熱鬧的都市,有的人習慣喝飼料奶,
你可能會訝異為什麼飼料奶粉這種低要求的東西人敢喝?
這不是現在有人當食品賣就可以告發他嗎?
因為早年窮怕了,沒什麼比餓肚子更可怕的事。
古早流傳下來的諺語,
食物掉到地上不到三秒鐘可以撿起來吃,
以前地板都有泥土、至少也有灰塵,為什麼可以吃?
因為以前人節儉啊! 能用的錢都不多了,當然每一粒食物都要珍惜,
因此就算掉到地上拍一拍也還是撿起來吃。
可是時代逐漸進步到了現代,
我們的時代對飲食追求得更多,
對於飲食的要求,餐飲場所衛生的要求,
對食品從業人員的規範,對食品材料與包裝材料的規範逐漸變多,
對於黑心食品或是造假的食品,也抓得越來越嚴格,
又面臨了少子化,我們希望提供給下一代的東西是在合理金錢範圍內盡可能的高品質。
而對於比較體質特殊的,例如孕服、慢性病與銀髮族,廠商逐漸開發出許多生技產品,
也逐漸越來越多人願意負擔這些錢去照顧好我們的家人。
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卻是很根本的、在食品源頭的,
環境汙染,
不論是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屬的汙染,農藥汙染等,
是從工廠內部也很難管理的東西,對規模比較小的那些攤商,卻是更難以負荷這些檢驗的開銷,
當廠商自己無法管理好食材,就需要政府的抽查與介入。
因此我們現階段政府的管制還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把整個食品都管理到盡可能安全。
也因此,許多人知道有農藥問題,就希望挑選"有機的",
知道有重金屬汙染(例如空氣燃燒有害物的沉降到附近泥土),因此會挑"產地",
知道台灣的食品不夠安全,會挑"國家"。
但,難道自己覺得自己可以挑選到比較安全的食材,就夠了嗎?
當整體的飲食安全無法落實,那自己外食的時候,誰來保障我們的安全?
當我們的下一代在學校吃著午餐,誰來確保他們安全無虞?
當有錢人可以選擇吃比較高級的有機蔬果,
沒那麼有錢的人可能吃比較一般、甚至可能來路不明的食物食品,
可是當外國人來台灣觀光,他在享用我們夜市、我們的餐廳與台灣的環境之美,
是不是其實覺得我們這邊可能讓他食不安心?
會不會帶回去一些台灣不夠正面的經驗?
您就想像一個去墨西哥(欲望城市中有這樣的例子啦)或是印尼或非洲國家,
你覺得那邊的物價比本國便宜,但是你壓根很懷疑他們食物會不會害你拉肚子,
你也不確定這些食品是不是經過檢驗、是不是會造成什麼毒素的慢性累積。
因此,我要講的是,
大家不能夠以為自己有辦法負擔食品安全,知道怎麼挑選安心的食材來源,自掃門前雪,這樣就夠了,
這就像健保,有錢人最不會受到全部醫療費用自費的衝擊,是中等以下的人才會受到醫藥費的困擾,
但是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風險社會,是一個無從發現風險在哪裡的社會,
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持續待在金字塔的頂端,持續當那所有人收入90%的10%人口,
是不是可能透過大家一起分攤這樣的風險,進而提撥更多資源,來改善這樣的風險社會?
雖然,稅收繳給國家,我們並不知道是否被妥善運用,
但很明確的就是,政府沒有經費沒辦法做事。
以一個研究助理來說,起薪三萬,12個月就要36萬,加上年終要40.5萬,
一個政府部門,以現在我們的食藥署來說,公務員薪水可能有36k~46k,
這是我剛剛假設條件的1.2倍,
104年食藥署下面的食品組的人力編制,正職的人員有規劃50人、約聘雇有15人,
這樣一年份的薪水就要36K*13.5月*65人,這樣只是能達到現有中央食品管理單位的編制而已,不包括各地方政府的稽查人員、審核人員、輔導人員或是相關的行政費用喔!
假如我們希望增加更多的人力來提升我們食品安全,
那我們願意負擔到多少額外的支出?
或許除了增稅,我們可以要求政府取消租稅減免,
但我願意為了整個台灣、為了下一代,多繳一些稅,你呢?
歡迎大家回應討論呀><!!!!!!!!!
就是我們一般人對飲食的要求,
是否可能隨著收入而調高願付價格呢?
會這樣說,是因為當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時代,
也就是差不多1960~1970年代,
鄉下還很窮,都市稍微繁榮但也不夠現代化,
是一個很容易餓肚子的年代。
在鄉下,聽說早年沒什麼肉類蛋白質可以吃,
所以會有人去獵小鳥,
因此以前的鳥、雀都是很怕人的,
哪像現在的麻雀鴿子隨處可見呢?
鄉下有些人有農田,農田種點根莖類作物,就會引來田鼠偷吃,
因此有些小孩也會去抓田鼠來墊肚子,
其實應該是好玩多於實際上的加菜吧,
因為你要抓田鼠也是好一番力氣呢!
在不那麼熱鬧的都市,有的人習慣喝飼料奶,
你可能會訝異為什麼飼料奶粉這種低要求的東西人敢喝?
這不是現在有人當食品賣就可以告發他嗎?
因為早年窮怕了,沒什麼比餓肚子更可怕的事。
古早流傳下來的諺語,
食物掉到地上不到三秒鐘可以撿起來吃,
以前地板都有泥土、至少也有灰塵,為什麼可以吃?
因為以前人節儉啊! 能用的錢都不多了,當然每一粒食物都要珍惜,
因此就算掉到地上拍一拍也還是撿起來吃。
可是時代逐漸進步到了現代,
我們的時代對飲食追求得更多,
對於飲食的要求,餐飲場所衛生的要求,
對食品從業人員的規範,對食品材料與包裝材料的規範逐漸變多,
對於黑心食品或是造假的食品,也抓得越來越嚴格,
又面臨了少子化,我們希望提供給下一代的東西是在合理金錢範圍內盡可能的高品質。
而對於比較體質特殊的,例如孕服、慢性病與銀髮族,廠商逐漸開發出許多生技產品,
也逐漸越來越多人願意負擔這些錢去照顧好我們的家人。
但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卻是很根本的、在食品源頭的,
環境汙染,
不論是地下水的污染,重金屬的汙染,農藥汙染等,
是從工廠內部也很難管理的東西,對規模比較小的那些攤商,卻是更難以負荷這些檢驗的開銷,
當廠商自己無法管理好食材,就需要政府的抽查與介入。
因此我們現階段政府的管制還需要一些努力,才能把整個食品都管理到盡可能安全。
也因此,許多人知道有農藥問題,就希望挑選"有機的",
知道有重金屬汙染(例如空氣燃燒有害物的沉降到附近泥土),因此會挑"產地",
知道台灣的食品不夠安全,會挑"國家"。
但,難道自己覺得自己可以挑選到比較安全的食材,就夠了嗎?
當整體的飲食安全無法落實,那自己外食的時候,誰來保障我們的安全?
當我們的下一代在學校吃著午餐,誰來確保他們安全無虞?
當有錢人可以選擇吃比較高級的有機蔬果,
沒那麼有錢的人可能吃比較一般、甚至可能來路不明的食物食品,
可是當外國人來台灣觀光,他在享用我們夜市、我們的餐廳與台灣的環境之美,
是不是其實覺得我們這邊可能讓他食不安心?
會不會帶回去一些台灣不夠正面的經驗?
您就想像一個去墨西哥(欲望城市中有這樣的例子啦)或是印尼或非洲國家,
你覺得那邊的物價比本國便宜,但是你壓根很懷疑他們食物會不會害你拉肚子,
你也不確定這些食品是不是經過檢驗、是不是會造成什麼毒素的慢性累積。
因此,我要講的是,
大家不能夠以為自己有辦法負擔食品安全,知道怎麼挑選安心的食材來源,自掃門前雪,這樣就夠了,
這就像健保,有錢人最不會受到全部醫療費用自費的衝擊,是中等以下的人才會受到醫藥費的困擾,
但是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風險社會,是一個無從發現風險在哪裡的社會,
也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持續待在金字塔的頂端,持續當那所有人收入90%的10%人口,
是不是可能透過大家一起分攤這樣的風險,進而提撥更多資源,來改善這樣的風險社會?
雖然,稅收繳給國家,我們並不知道是否被妥善運用,
但很明確的就是,政府沒有經費沒辦法做事。
以一個研究助理來說,起薪三萬,12個月就要36萬,加上年終要40.5萬,
一個政府部門,以現在我們的食藥署來說,公務員薪水可能有36k~46k,
這是我剛剛假設條件的1.2倍,
104年食藥署下面的食品組的人力編制,正職的人員有規劃50人、約聘雇有15人,
這樣一年份的薪水就要36K*13.5月*65人,這樣只是能達到現有中央食品管理單位的編制而已,不包括各地方政府的稽查人員、審核人員、輔導人員或是相關的行政費用喔!
假如我們希望增加更多的人力來提升我們食品安全,
那我們願意負擔到多少額外的支出?
或許除了增稅,我們可以要求政府取消租稅減免,
但我願意為了整個台灣、為了下一代,多繳一些稅,你呢?
歡迎大家回應討論呀><!!!!!!!!!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分享: 上周今夜的翻譯影片<你有所不知的糖>
原始連結: http://translatedbytonytsou.blogspot.tw/2015/07/blog-post_19.html
這則影片,是七月份被翻譯完成的影片,
提到一些關於糖在美國的廣泛應用、廠商的反擊、主持人對於糖份標示的看法,
我覺得滿幽默又嘲諷的,
歡迎大家抽空欣賞~~
這則影片,是七月份被翻譯完成的影片,
提到一些關於糖在美國的廣泛應用、廠商的反擊、主持人對於糖份標示的看法,
我覺得滿幽默又嘲諷的,
歡迎大家抽空欣賞~~
分享與轉錄: 上下游的<幫助認識丙烯醯胺?還是製造對黑糖恐慌?《康健》報導見樹不見林>
原文連結: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5136/
原文核心論點:
衛福部在2003年便建立資料庫紀錄各類食物的丙烯醯胺含量,《康健》特別針對國人日常難以大量攝食的黑糖作為調查基礎,固然有提醒消費者與呼籲政府採取作為的用意,但詮釋方式有值得探討之處。
我的想法: 藉由這篇文章,大家可以想從幾個方向思考
1.見樹不見林,到見樹又見林。
有的時候像康健(屏除他背後可能是以推廣健康、進而促進閱聽人消費健康產業相關為商業模式的可能性?)這種雜誌,他目的是介紹健康資訊,難免是以個別危害(丙烯醯胺)的方式去報導,很不小心就會發生見樹不見林(丙烯醯胺濃度最高的是黑糖)的問題。
也未必是康健報導的失誤,可能它只是希望最聳動的方式報導,以促進當期雜誌的銷售?
見樹不見林,舉個例,之前商周就發生過<牛奶駭人>的失誤報導,就是忘了作更全面的比較與對研究結果的檢驗。同樣是抗生素代謝物,這真的是因為動物用藥造成的殘留、還是是動物飲食自然代謝的成果?
又假設真的在市面商乳品測的到塑化劑,還是有別的污染或干擾的來源呢?
(對於牛奶駭人事件的專家看法,請參考: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IndepArticle.aspx?ID=20242)
又假如,我們只看單一次的食藥署或衛生局的市面商品抽驗結果,例如端午節之前粽子的漂白劑、防腐劑抽驗結果,只看蝦米漂白超標,我們就下結論說蝦米都很毒,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妥,因為我們超標的比較標準是跟"每天食用這類食品連續食用70年而不影響健康的容許標準"去比較,那這次檢驗超標幾倍?超標幾倍才會有影響?是否蝦米是唯一人體攝取漂白劑的來源?有沒有其他累加起來更嚴重的漂白劑來源?
說不定其實蝦米對於多數人並不是主要攝取到漂白劑的來源???!
(對於牛奶駭人事件的專家看法,請參考: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IndepArticle.aspx?ID=20242)
又假如,我們只看單一次的食藥署或衛生局的市面商品抽驗結果,例如端午節之前粽子的漂白劑、防腐劑抽驗結果,只看蝦米漂白超標,我們就下結論說蝦米都很毒,這樣的結論也是不妥,因為我們超標的比較標準是跟"每天食用這類食品連續食用70年而不影響健康的容許標準"去比較,那這次檢驗超標幾倍?超標幾倍才會有影響?是否蝦米是唯一人體攝取漂白劑的來源?有沒有其他累加起來更嚴重的漂白劑來源?
說不定其實蝦米對於多數人並不是主要攝取到漂白劑的來源???!
(竹筷子其實含有不少漂白劑。而綠豆芽與白蘿蔔的漂白也時有所聞)
假如,您可以同時考慮這個危害、不同種帶有此危害的商品,一一去排序,去估算累計暴露,這樣應該就稍微見樹又見林了吧。
又在更複雜一些,就是進一步把每個物質多種危害全部進行比較,考慮各種利益跟各種危害的加總,然後您就會得到一種主觀可接受的清單~
2.對於風險的不確定性,同一個結果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呢?
看上下游引用不同專家的看法,對同樣是國內外的丙烯醯胺的危害,
有的人持著保守態度,有些人就覺得是人類潛在致癌物。
到底多顯著的誘發癌癌效果才夠顯著呢?
學統計的可能覺得要統計結果p<0.05才夠顯著,
可是現實生活中,樣本不多的情況下,真的要那麼顯著才能認定這之間的關連嗎?
例如桃園無線電工廠RCA事件,打了許久的官司台灣的司法才在今年初承認美商RCA公司跟台灣勞工的致癌與死亡率相關,就是因為危害與健康效應的證據不夠顯著,才會官司打這麼久才有判決。
但對於我們的健康,我們真的要等到證據夠顯著才來預防、規範嗎? (參考註1)
我自己是覺得,丙烯醯胺固然有致癌疑慮,但因為他不是刻意添加的化學物質,因此可以排除黑心的問題,
但黑糖攝取對多數人並不常見(除非有人天生愛吃黑糖製品、黑糖飴、黑糖飲、黑糖豆花等等),
不然多數人若要避免丙烯醯胺,避免油炸物、燒烤物還是比較實際。
對於青少年可能是澱粉類炸物為主,對於高齡者,通常不太會吃油膩的東西,就要考慮是否咖啡與烘焙品攝取較高,可能是丙烯醯胺的主要來源等等。
3.每篇文章背後的立場。
就如同政治一樣,每個文章背後一定有他的立場,就會影響他對於科學數據的解讀,引導,以及後續的建議。
另外不同文章公布於網路上,可能背後也有他的考量。
今天你不會沒事看到一篇關於頭髮乾燥的文章,通常緊隨其後會有頭皮護理公司的廣告,不然就是醫美診所鼓勵你去植髮等等。
又今天假如出現一則食品安全的報導,那通常不會只有一篇,因為記者會順便把相關議題拿出來複習一下。
就是請大家要注意文章背後的立場嘍
今天結論到這邊,歡迎大家批評指教!
註1: 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污染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7%BE%8E%E5%9C%8B%E7%84%A1%E7%B7%9A%E9%9B%BB%E5%85%AC%E5%8F%B8%E6%B1%A1%E6%9F%93%E4%BA%8B%E4%BB%B6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跟大家推薦這本故事書<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 -鑑往知來
筆者才疏學淺,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歸類這本書,
作者(與譯者)把黑心食品歷史寫得很流暢,不是枯燥的歷史課而是有趣的探險呀~
作者: 碧.威爾森
原文作者:Bee Wilson
譯者:周繼嵐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2/01/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70元
優惠價:79折292元 (博客來書店)
我只看了三章啊...
仍有幾個重點期待跟大家分享,
重點都在列點的第一句話,螢光灰色的字是我自己補充的想法。
-------------------------------------------------------------------------------------------------------
1.黑心食品歷史可以從1820年一刀劃分開,分為 前阿庫姆時期與後阿庫姆時期。
德裔出沒在倫敦的佛瑞德理克˙阿庫姆(Frederick Accum, 1769~1838) ,
出版<論食物造假>一書 (原本書名<論食物造假和廚房毒物>)
是西方國家首次對於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質或添加劑的行為進行查處與打擊。
阿庫姆說過一句話: 「在有生之中,我們處於死亡」 。
因為處處「暗藏危機」 !
「製造與販售黑心食品,不只在奢侈品之中,就連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淪陷了」
後續,在阿庫姆之後,有更多科學家邁入了食品檢驗與分析的領域,
因為1830年代有機化學誕生,更多食品可以藉此進行更為精確的分析(p.131)
到1850更出現了用顯微鏡的食品檢驗(或是觀察),就是一位醫生,哈塞爾(Arthur Hill Hassall)
真正開始宣導反黑心造假。
搭配著更精確的檢驗儀器與分析方法,讓政府與公眾逐漸意識到,原來黑心食品是真的廣泛流布在市面上。
2.黑心食品不代表有毒、有害,摻假用便宜原料可能商品不值這個價錢
(不要跟我辯論商品價值不是用成本決定的!!我知道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什麼擺盤服務創意附加價值什麼的 )
但您知道嗎,黑心食品也是隨著歷史演進而有所不同!!
例如,當年麵包裡面加食鹽,是黑心的! 因為是拿來抑制奶油酸敗的味道!
當初人造奶油崛起,被純動物產生奶油的既得利益者覺得黑心!
又或者,當年覺得安全無虞的糖精,到現在就成為黑心貨!
那基改呢?哪天也會被認為黑心嗎?? 這是我自己的疑惑本書沒有提到...
3. 要當一個挺身而出的人,真的滿不簡單的!
需要專業> 看你是負責化學分析的專業、還是負責倡導議題的專業?
需要背景> 你餓都餓死了還有時間上醫學院研究東研究西?
需要決心> 擋人財路,廠商跟黨派可不是跟你玩家家酒!
但等你能撐到高處,你就有機會真的為人類做些什麼!
4.化學,是雙面刃,
學食品生產與加工,可能製造黑心食品,
但同時, 又是在人類感官品評無法分辨黑心食品時的最後防線!
(難怪老師說要建構一個化學局...小妹還以為是專業本位主義)
所以書本中說,黑心食品史,是化學與化學的對決!
5.黑心食品對於政府有什麼影響?
V稅收降低 因為影響國內經濟活動、商人偷走了國家的稅收
V破壞威信
V危害公共衛生與健康 (可能跟勞動力有關)
V 威脅民主政治體系,影響人對現行民主政體的信任!
「食品造假,不僅傷害了人類,也傷害了那些沒有造假的好食品:
香醇的純咖啡、有益健康的新鮮麵包、濃稠的杏仁醬、西伐利亞火腿以及麥芽啤酒等等。」
上面這段話,放在現在社會也是成立,
因為每次的食安事件就會讓消費者對特定類型的食品短暫或長期產生不好的印象、減少消費量, 這對於用心經營的品牌多麼可惜啊!
可是書中,提到了很現實的問題,政府只做(或喜歡做)那些對政府是高收益的項目的查緝。
書本是這樣說的:「除非自由貿易影響到國家視若珍寶的財政收入,否則英國政府不認為食品銷售需要國家干預」、
英國默許那些摻有菊苣根粉末的咖啡,桂皮和肉桂相混、野生肉豆蔻和栽培肉豆蔻相混等各式各樣的假貨在市場上出售,但是「一旦涉及茶葉、煙草、鼻菸及其他重稅商品的造假行為,財政部就會表現出『最義正詞嚴』的憤慨」(p.123)
6.英國與法國大不同:
在英國,黑心商人僅需承擔金錢上的損失或繳納些許罰款,然而在法國和比利時的法律與執法官對這些犯罪則嚴厲多了。「凡發現有人故意銷售損壞食品、變質食品或銷售混有有害添加劑的食品,應被判處永遠不得從事同類行業」、「從窮人身上騙取的一切為法所得也將被全數充公」(p.125)
英國幾乎在18世紀鮮少有從事化學分析的人才、但在法國卻人才濟濟。(P.131)
「法國,生產好食品的責任自然是落在生產者身上,但國家會監督生產者的一舉一動,相較之下,英國政府則將大部份責任推拖到消費者身上」(p.125)
法國對於保護食品,不只是促進國家生產力,還可以維護本國產品的聲譽。將食品造假定義為一種言重的道德問題,不僅是輕微的經濟侵權,更是一種嚴重犯罪。
逐漸的,英國的態度從買家當心變成賣家當心。賣家逐漸也是會接受到更多政府的監督了。
7.隨著科技的進步,黑心食品並未因此減少,
在英國,阿庫姆發現,隨著工業發展,
「圈地運動讓農業佃戶逐漸失去耕作的土地,不能再在地上尋找野菜和漿果也不能自己種蔬菜與養殖家禽,
傳統農家的烹飪方式已經不復存在,當廚師連最基本的(煲湯、蔬菜濃湯)湯品都不會,
怎麼可能有充分的知識,好讓自己不受騙子的當?」
其實消費者也一樣,當你不知道到底食物吃起來應該怎樣,怎麼知道這個裡面有沒有不正常的添加物?有沒有臭酸?有沒有可疑的危險?
8.「狡猾與愚昧」聯手創造了一種危險的飲食模式
當大家只追求上流社會的飲食,卻不關心怎麼可能這麼便宜,(這麼便宜根本不合理阿)
就等著吃黑心食品吧!
「在有錢人用香檳烹煮火腿的時候,一個基本的良好飲食習慣卻被大家忽略了,
在評判食品好壞時,
人們總是太在乎他的賣相,
卻不太關心食物的味道,也不在乎原料是否新鮮。」
(書中舉例是 添加明礬的白麵包、用不太安全的原料染色的五彩糖果)
忘記哪篇文章也是有提到,當大家都追求便宜快速的方法達到效果,
就像什麼三分鐘瘦身、不用節食也可以減肥這類簡單的方法,
難保不會受騙啊!!!!!!!
台灣,都已經接近於已發展國家了,卻還是不關心自己吃到了什麼、價格合不合理,
也不在乎政府實際上怎麼管理食品安全 ,這樣不是很諷刺嗎?
9. 書中提到 劑量決定毒性 以及 敏感體質 的概念,
雖然可能就短短兩句帶過,但對我而言覺得非常棒!!
在我所學習的風險評估專業裡面,
永遠是劑量決定毒性,
也就是人們對某一類東西接觸越多、越有毒性,只是有毒跟有益健康的劃分在哪,
就好像書中舉例胡蘿蔔有維生素A,可是歷史上也有人是因為維生素A過多致死!
10. 作者自問,若問阿庫姆什麼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食品或飲料從生產到銷售經過很多人的手,卻無人能對商品的品質負責。」
「在毫無人情味的龐大生產體系中做生意,造假的行為會越來越猖獗。
假如1820年在倫敦這種大城市賣牛奶,你的客戶永遠不固定,那麼耍些詭計就很容易了。」
「由於商業運作太複雜、環節太多,使得某些致命毒物有機會摻入生活必需品中,
在某程度上,
參與者並不認為讓這些有毒的商品從他們手中成功流入社會,是種犯罪行為。」
例如書中提到,朱砂中摻了紅丹這種有毒物,但出售朱砂的人不一定知道這批朱砂會被放到食物中,因此他間接助長了黑心食品的危害程度。
「專業分工模式為這個國家帶來蓬勃發展的製造業,
但同時也掩護了許多造假行為,讓造假變得更加容易。」
>> 啊這不就是在說,因為國際貿易與生產鏈越來越複雜,所以食品要能夠追蹤溯源的重要性!!
10. 政府為什麼沒做為? 不干預?
在書中提到,因為政府擔心會影響國內市場機制,抑制自由貿易的發展。
或是,受到古典經濟學者與功利主義者觀點影響。
後期,越來越多食品詐欺以後,政府希望能保障消費者最基本的飲食(不完全是食品安全哦)
法國與歐洲國家才開始對麵包、葡萄酒進行強制的規範,甚至建置了食品警察的系統。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沒效率的規範只是困難執行與擾民的開始。
如何有效的進行管理,就是現在大家努力學習的功課嘍
11. 書籍也是提到了貧窮的問題,
窮人的選擇不多,
但某程度上,你覺得這樣的食品造假的產品不正常,你還是選擇購買,不就是一丘之貉?
買家心知肚明,那些出售便宜貨的賣家很可能不太老實。
(詳細敘述可以參考P.121的部分)
而且窮人吃的代用麵包,混進去替代麵粉的比例甚至可以高達五十趴,
餓不死但也很傷胃啊
但在飢荒與貧窮時期,餓不死是最大考量。
覺得還有很多後續可以思考的問題,
會不會未來區分有錢人跟窮人,
真的是看他們的飲食就知道了?
但政府就應該要負責保障最少最起碼的保障,
而不該是窮人你活該買到這種便宜爛貨!
-------------------------------------------------------------------------------------------------------
後面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我只看了三章啊...還請大家不吝到各大書店/通路品嘗這本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的介紹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2335
第一章 英國的黑心食品:從阿庫姆說起
第二章 葡萄酒VS.麵包:不一樣的黑心路
第三章 英國政府在做什麼?
第四章 美國的黑心食品
第五章 二十世紀的假食物與人造食品
第六章 新型詐欺市場:黑心時代並未結束
-------------------------------------------------------------------------------------------------------
看見國外的故事,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台灣政府的不足呢?
對於食品造假、預防的想法,都還停留在被動的手段,
難道真的不是重稅就不嚴格控制嗎?
窮人吃東西也要他們自己負責嗎?
又或者,有哪些國外制度其實可以積極引進但卻被馬耳東風呢?
作者(與譯者)把黑心食品歷史寫得很流暢,不是枯燥的歷史課而是有趣的探險呀~
作者: 碧.威爾森
原文作者:Bee Wilson
譯者:周繼嵐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2/01/31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370元
優惠價:79折292元 (博客來書店)
我只看了三章啊...
仍有幾個重點期待跟大家分享,
重點都在列點的第一句話,螢光灰色的字是我自己補充的想法。
-------------------------------------------------------------------------------------------------------
1.黑心食品歷史可以從1820年一刀劃分開,分為 前阿庫姆時期與後阿庫姆時期。
德裔出沒在倫敦的佛瑞德理克˙阿庫姆(Frederick Accum, 1769~1838) ,
出版<論食物造假>一書 (原本書名<論食物造假和廚房毒物>)
是西方國家首次對於食品中添加有毒物質或添加劑的行為進行查處與打擊。
阿庫姆說過一句話: 「在有生之中,我們處於死亡」 。
因為處處「暗藏危機」 !
「製造與販售黑心食品,不只在奢侈品之中,就連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淪陷了」
後續,在阿庫姆之後,有更多科學家邁入了食品檢驗與分析的領域,
因為1830年代有機化學誕生,更多食品可以藉此進行更為精確的分析(p.131)
到1850更出現了用顯微鏡的食品檢驗(或是觀察),就是一位醫生,哈塞爾(Arthur Hill Hassall)
真正開始宣導反黑心造假。
搭配著更精確的檢驗儀器與分析方法,讓政府與公眾逐漸意識到,原來黑心食品是真的廣泛流布在市面上。
2.黑心食品不代表有毒、有害,摻假用便宜原料可能商品不值這個價錢
(不要跟我辯論商品價值不是用成本決定的!!我知道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什麼擺盤服務創意附加價值什麼的 )
但您知道嗎,黑心食品也是隨著歷史演進而有所不同!!
例如,當年麵包裡面加食鹽,是黑心的! 因為是拿來抑制奶油酸敗的味道!
當初人造奶油崛起,被純動物產生奶油的既得利益者覺得黑心!
又或者,當年覺得安全無虞的糖精,到現在就成為黑心貨!
那基改呢?哪天也會被認為黑心嗎?? 這是我自己的疑惑本書沒有提到...
3. 要當一個挺身而出的人,真的滿不簡單的!
需要專業> 看你是負責化學分析的專業、還是負責倡導議題的專業?
需要背景> 你餓都餓死了還有時間上醫學院研究東研究西?
需要決心> 擋人財路,廠商跟黨派可不是跟你玩家家酒!
但等你能撐到高處,你就有機會真的為人類做些什麼!
4.化學,是雙面刃,
學食品生產與加工,可能製造黑心食品,
但同時, 又是在人類感官品評無法分辨黑心食品時的最後防線!
(難怪老師說要建構一個化學局...
所以書本中說,黑心食品史,是化學與化學的對決!
5.黑心食品對於政府有什麼影響?
V稅收降低 因為影響國內經濟活動、商人偷走了國家的稅收
V破壞威信
V危害公共衛生與健康 (可能跟勞動力有關)
V 威脅民主政治體系,影響人對現行民主政體的信任!
「食品造假,不僅傷害了人類,也傷害了那些沒有造假的好食品:
香醇的純咖啡、有益健康的新鮮麵包、濃稠的杏仁醬、西伐利亞火腿以及麥芽啤酒等等。」
上面這段話,放在現在社會也是成立,
因為每次的食安事件就會讓消費者對特定類型的食品短暫或長期產生不好的印象、減少消費量, 這對於用心經營的品牌多麼可惜啊!
可是書中,提到了很現實的問題,政府只做(或喜歡做)那些對政府是高收益的項目的查緝。
書本是這樣說的:「除非自由貿易影響到國家視若珍寶的財政收入,否則英國政府不認為食品銷售需要國家干預」、
英國默許那些摻有菊苣根粉末的咖啡,桂皮和肉桂相混、野生肉豆蔻和栽培肉豆蔻相混等各式各樣的假貨在市場上出售,但是「一旦涉及茶葉、煙草、鼻菸及其他重稅商品的造假行為,財政部就會表現出『最義正詞嚴』的憤慨」(p.123)
6.英國與法國大不同:
在英國,黑心商人僅需承擔金錢上的損失或繳納些許罰款,然而在法國和比利時的法律與執法官對這些犯罪則嚴厲多了。「凡發現有人故意銷售損壞食品、變質食品或銷售混有有害添加劑的食品,應被判處永遠不得從事同類行業」、「從窮人身上騙取的一切為法所得也將被全數充公」(p.125)
英國幾乎在18世紀鮮少有從事化學分析的人才、但在法國卻人才濟濟。(P.131)
「法國,生產好食品的責任自然是落在生產者身上,但國家會監督生產者的一舉一動,相較之下,英國政府則將大部份責任推拖到消費者身上」(p.125)
法國對於保護食品,不只是促進國家生產力,還可以維護本國產品的聲譽。將食品造假定義為一種言重的道德問題,不僅是輕微的經濟侵權,更是一種嚴重犯罪。
逐漸的,英國的態度從買家當心變成賣家當心。賣家逐漸也是會接受到更多政府的監督了。
7.隨著科技的進步,黑心食品並未因此減少,
在英國,阿庫姆發現,隨著工業發展,
「圈地運動讓農業佃戶逐漸失去耕作的土地,不能再在地上尋找野菜和漿果也不能自己種蔬菜與養殖家禽,
傳統農家的烹飪方式已經不復存在,當廚師連最基本的(煲湯、蔬菜濃湯)湯品都不會,
怎麼可能有充分的知識,好讓自己不受騙子的當?」
其實消費者也一樣,當你不知道到底食物吃起來應該怎樣,怎麼知道這個裡面有沒有不正常的添加物?有沒有臭酸?有沒有可疑的危險?
8.「狡猾與愚昧」聯手創造了一種危險的飲食模式
當大家只追求上流社會的飲食,卻不關心怎麼可能這麼便宜,(這麼便宜根本不合理阿)
就等著吃黑心食品吧!
「在有錢人用香檳烹煮火腿的時候,一個基本的良好飲食習慣卻被大家忽略了,
在評判食品好壞時,
人們總是太在乎他的賣相,
卻不太關心食物的味道,也不在乎原料是否新鮮。」
(書中舉例是 添加明礬的白麵包、用不太安全的原料染色的五彩糖果)
忘記哪篇文章也是有提到,當大家都追求便宜快速的方法達到效果,
就像什麼三分鐘瘦身、不用節食也可以減肥這類簡單的方法,
難保不會受騙啊!!!!!!!
台灣,都已經接近於已發展國家了,卻還是不關心自己吃到了什麼、價格合不合理,
也不在乎政府實際上怎麼管理食品安全 ,這樣不是很諷刺嗎?
9. 書中提到 劑量決定毒性 以及 敏感體質 的概念,
雖然可能就短短兩句帶過,但對我而言覺得非常棒!!
在我所學習的風險評估專業裡面,
永遠是劑量決定毒性,
也就是人們對某一類東西接觸越多、越有毒性,只是有毒跟有益健康的劃分在哪,
就好像書中舉例胡蘿蔔有維生素A,可是歷史上也有人是因為維生素A過多致死!
10. 作者自問,若問阿庫姆什麼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食品或飲料從生產到銷售經過很多人的手,卻無人能對商品的品質負責。」
「在毫無人情味的龐大生產體系中做生意,造假的行為會越來越猖獗。
假如1820年在倫敦這種大城市賣牛奶,你的客戶永遠不固定,那麼耍些詭計就很容易了。」
「由於商業運作太複雜、環節太多,使得某些致命毒物有機會摻入生活必需品中,
在某程度上,
參與者並不認為讓這些有毒的商品從他們手中成功流入社會,是種犯罪行為。」
例如書中提到,朱砂中摻了紅丹這種有毒物,但出售朱砂的人不一定知道這批朱砂會被放到食物中,因此他間接助長了黑心食品的危害程度。
「專業分工模式為這個國家帶來蓬勃發展的製造業,
但同時也掩護了許多造假行為,讓造假變得更加容易。」
>> 啊這不就是在說,因為國際貿易與生產鏈越來越複雜,所以食品要能夠追蹤溯源的重要性!!
10. 政府為什麼沒做為? 不干預?
在書中提到,因為政府擔心會影響國內市場機制,抑制自由貿易的發展。
或是,受到古典經濟學者與功利主義者觀點影響。
後期,越來越多食品詐欺以後,政府希望能保障消費者最基本的飲食(不完全是食品安全哦)
法國與歐洲國家才開始對麵包、葡萄酒進行強制的規範,甚至建置了食品警察的系統。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沒效率的規範只是困難執行與擾民的開始。
如何有效的進行管理,就是現在大家努力學習的功課嘍
11. 書籍也是提到了貧窮的問題,
窮人的選擇不多,
但某程度上,你覺得這樣的食品造假的產品不正常,你還是選擇購買,不就是一丘之貉?
買家心知肚明,那些出售便宜貨的賣家很可能不太老實。
(詳細敘述可以參考P.121的部分)
而且窮人吃的代用麵包,混進去替代麵粉的比例甚至可以高達五十趴,
餓不死但也很傷胃啊
但在飢荒與貧窮時期,餓不死是最大考量。
覺得還有很多後續可以思考的問題,
會不會未來區分有錢人跟窮人,
真的是看他們的飲食就知道了?
但政府就應該要負責保障最少最起碼的保障,
而不該是窮人你活該買到這種便宜爛貨!
-------------------------------------------------------------------------------------------------------
後面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我只看了三章啊...還請大家不吝到各大書店/通路品嘗這本書,
博客來網路書店的介紹請看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32335
第一章 英國的黑心食品:從阿庫姆說起
第二章 葡萄酒VS.麵包:不一樣的黑心路
第三章 英國政府在做什麼?
第四章 美國的黑心食品
第五章 二十世紀的假食物與人造食品
第六章 新型詐欺市場:黑心時代並未結束
-------------------------------------------------------------------------------------------------------
看見國外的故事,
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台灣政府的不足呢?
對於食品造假、預防的想法,都還停留在被動的手段,
難道真的不是重稅就不嚴格控制嗎?
窮人吃東西也要他們自己負責嗎?
又或者,有哪些國外制度其實可以積極引進但卻被馬耳東風呢?
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並共同為台灣的黑心歷史多想想唷
PS: 本文獲得出版社授權摘文
PS: 本文獲得出版社授權摘文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誠摯推薦給大家,化學教育不能等
各位看倌好:
因為我的文字並不是那麼的溫柔,因此這次就轉貼高手寫的文章給大家分享,
<危險來自於無知—認識食品檢驗>http://chemed.chemistry.org.tw/wordpress2/?p=5484
透過這篇文字敘述,希望讓大家知道
1.食品檢驗簡單的原理,你應該知道檢驗需要嚴謹的品管與謹慎的解讀。
2.到底該擔心什麼? 應把自然界低的背景值排除掉,而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
引用這個結語,
「這世界並不是想像中的美好國度,雖然我們的社會和國家設立很多規範來保護我們,讓我們過得相對安全,但是我們還是時時暴露在潛在的危險因子之中。重要的是要了解危險因子對我們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嚴重?怎樣的妥協是我們可以接受並與之共存的?無庸置疑地,我們必須認識這些才能真正過著安全的生活,一知半解常常危言聳聽,讓自己和別人活在不必要的恐慌當中。不論堅持食品要達到「無毒」的境界,還是相信國家或國際上給的安全規範,最重要的是了解事實並做出正確的事實評估才是真正關心食品健康的消費者。」
另外這篇可以彌補我來不及整理的風險溝通
<食品安全及其風險分析>http://chemed.chemistry.org.tw/wordpress2/?p=2261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知道
1.風險分析的架構中,風險溝通扮演重要的角色
2.風險溝通應該是一種達到共識的方法,而不是目前台灣展現的那種單向溝通,以及意義不詳的危機溝通。
3.風險管理與溝通不協調,可能導致許多其他處理風險的選項被排除掉。
再度引用文章最後一段,
「在食品加工技術、添加物開發,幾乎是日日推陳出新之際,只仰賴外國的研究數據,已逐漸無法處理。而我國尚未建立風險管理之機制,每次事件發生,都是先政府由上而下的訂定規範,若民眾不滿意,則訴諸媒體。在媒體一面撻伐中,政府再修改政策。最後商家倒店,食品安全問題仍一再發生。在國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逐漸提高之際,我們期待能建立良好的風險分析,風險管理不是要民粹,而是要用較少的成本達到最佳的食品健康。」
這兩篇的作者,都是師大化學系的老師張一知老師哦!
看起來是個可愛的女性,而且有在美國國家實驗室當過博士後研究員!
更多資訊或是要寫信給她,請參考她的網頁:
http://www.chem.ntnu.edu.tw/people/bio.php?PID=51
各位讀者可以幫忙想想,台灣的食品管理、食品溝通、食品評估,
應該要怎麼走下去~
因為我的文字並不是那麼的溫柔,因此這次就轉貼高手寫的文章給大家分享,
<危險來自於無知—認識食品檢驗>http://chemed.chemistry.org.tw/wordpress2/?p=5484
透過這篇文字敘述,希望讓大家知道
1.食品檢驗簡單的原理,你應該知道檢驗需要嚴謹的品管與謹慎的解讀。
2.到底該擔心什麼? 應把自然界低的背景值排除掉,而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
引用這個結語,
「這世界並不是想像中的美好國度,雖然我們的社會和國家設立很多規範來保護我們,讓我們過得相對安全,但是我們還是時時暴露在潛在的危險因子之中。重要的是要了解危險因子對我們的危害程度到底有多嚴重?怎樣的妥協是我們可以接受並與之共存的?無庸置疑地,我們必須認識這些才能真正過著安全的生活,一知半解常常危言聳聽,讓自己和別人活在不必要的恐慌當中。不論堅持食品要達到「無毒」的境界,還是相信國家或國際上給的安全規範,最重要的是了解事實並做出正確的事實評估才是真正關心食品健康的消費者。」
另外這篇可以彌補我來不及整理的風險溝通
<食品安全及其風險分析>http://chemed.chemistry.org.tw/wordpress2/?p=2261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知道
1.風險分析的架構中,風險溝通扮演重要的角色
2.風險溝通應該是一種達到共識的方法,而不是目前台灣展現的那種單向溝通,以及意義不詳的危機溝通。
3.風險管理與溝通不協調,可能導致許多其他處理風險的選項被排除掉。
再度引用文章最後一段,
「在食品加工技術、添加物開發,幾乎是日日推陳出新之際,只仰賴外國的研究數據,已逐漸無法處理。而我國尚未建立風險管理之機制,每次事件發生,都是先政府由上而下的訂定規範,若民眾不滿意,則訴諸媒體。在媒體一面撻伐中,政府再修改政策。最後商家倒店,食品安全問題仍一再發生。在國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逐漸提高之際,我們期待能建立良好的風險分析,風險管理不是要民粹,而是要用較少的成本達到最佳的食品健康。」
這兩篇的作者,都是師大化學系的老師張一知老師哦!
看起來是個可愛的女性,而且有在美國國家實驗室當過博士後研究員!
更多資訊或是要寫信給她,請參考她的網頁:
http://www.chem.ntnu.edu.tw/people/bio.php?PID=51
各位讀者可以幫忙想想,台灣的食品管理、食品溝通、食品評估,
應該要怎麼走下去~
2015年7月4日 星期六
風險評估: 演進之路
不好意思這邊的年代我先省略了
古代的中國,為什麼有風險這個字?
我家老師說,因為以前航海時期,你要用船運送有無,
可是海上有風就有危險,因此久而久之就變風險這個詞。
我可沒考證這個真偽阿~ 就只是提供給大家:)
past>
風險評估,
是19世紀才出現的量化的方法,
希望透過量化與科學化的方式,來讓大家對於人類或特定族群所面對的風險變得更為具體。
那更早以前,就有風險啦,那時候人們怎麼看待它?
古早的時候,
對風險的衡量是主觀的。
你覺得這東西可能有危險,
就會迴避他,
但這麼多種危險的東西,
你要怎麼取捨呢?
例如,從A地要到B地,
要怎麼衡量要怎麼走比較好?
是要穿過叢林走最短距離,但可能遇到脹氣或昆蟲;
選另外一條路,爬山可能遇到土匪或是缺水的情況,
你要怎麼取捨?
因此,出現了類似風險感知這類的想法,(雖然具體研究又更晚了,到20世紀才有人探討)
就是主觀對風險的大小進行預測和排序,
我覺得A風險比B風險大,可是跟C風險差不多,這種比大小的概念。
那從風險感知集合變成風險排名(ranking),
很可以理解,
大家主觀的對風險大小的想法,就會有個優先順序,
集結眾人對風險的想法,
就有一套管理者(村長/水保局官員/內政部長等等)對於風險要管控的優先名單,
那這樣的風險排名為什麼不足以面對風險管理呢?
因為,人類主觀的想法是很受限的,也很容易被引導的。
(改天再談風險感知好了,這又是很大一篇的文章了~。)
風險排名因為不夠客觀,而且兩個rank差不多的風險,
你要投注資源先處理哪一個?
於是,為了希望更進一步了解資源投注的標的,
於是更多人希望找出有沒有更好的分析風險的辦法?
所以在20世紀晚期,美國提出了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的架構。
暫時先擱置美國到底說了什麼,
您先想想,
關於可能對健康有威脅的東西,
(例如今天某某新聞說,食品中添加了一個皮革洗滌用的成分)
您最先會想要了解什麼?
1.他有沒有害? 2.他有什麼危害3.他真的有害嗎? 4.我有辦法預防嗎?
請選擇!!
通常,要是直接能知道到底有沒有害,就簡單多啦~
假如你有辦法知道某東西確切沒有害,那大概你就是靈媒先知了XDDD
那預防的話,假如什麼東西都採取預防態度而沒有先經過大致的瞭解,
這樣可能會錯過許多有趣好玩的體驗!!
(只是,凡事採取預防的態度,確實可以省下很多腦力和不必要的風險啦)
我覺得,很多人最先想了解,就是想知道他對健康有什麼害?
這是為什麼每次食品安全爆發,
記者媒體最愛把麥克風塞給 醫生或 毒理學家(雖然這在台灣不出名),
希望他們先跟大家講,這個東西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會致癌還是會哪裡失能哪裡結石、還是對生殖對眼睛對呼吸道有影響?
有什麼害以後,下一個問題是什麼?
我會想知道,吃多少會有害?
對啦,這就是劑量的概念。
因為就跟咖啡可樂一樣,很多人每天喝,常常喝,
但其實他可能有害健康呀?
但,你一天沒有喝爆量,就不會馬上看到危害,什麼心悸抽蓄或是咖啡因中毒等,
就是這樣的概念喔,
我知道東西可能有害,那我想知道多少會有害。
知道多少有害以後,下個問題是什麼?
我會想知道,我每天吃的量有沒有很接近會發生危險的量!!
假如一天吃20個芒果,會引發皮膚過敏,
那我就會回頭算一下今天已經吃了幾顆芒果了,
接近20顆那我最好趕快減量,
才3顆那我可能還有一些貪吃的空間。
知道我有或沒有很接近發生危險的量之後要幹嘛?
你就可以做一份比較完整的決策啦!
我就可以知道,假如我不想要吃芒果到起疹子,那我一天最多可以吃幾顆、我通常每天吃幾顆,所以我平均而言,對於起疹子的風險大or不大。
太開心了,恭喜各位看官已經順利學完基礎的風險評估!!!!!
你們可能覺得媽呀我到底看了什麼?
我來幫你們整理一下,
step1: 先知道這個東西可能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 >> 有害物危害鑑定
我要做什麼: 看文獻、看別人中毒或職業災害的案例
step2: 那要多少才會造成危害? 多少量的時候明顯的危害會出現? >>劑量危害關係
我要做什麼: 可以觀察或做實驗或單純模擬。
持續的,對於評估過程中不確定的地方持續加以改善,
例如我們通常不會用人去做有害的實驗(道德不允許..... 不過有沒有欺騙行為就不知道了),
因此常常用動物實驗的結果,
動物怎麼推廣到人? 可能就需要一些模擬。
那動物跟動物之間的變異,也可能可以進行一些估計。
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到底是一倍還一百倍,也是可以觀察的。
有些東西對人體有害,可是假如有功效的話,怎麼取捨哪個大哪個小?
怎麼讓評估更客觀更可以被信任?
等等,全球的評估都是不斷在變動的,因為希望可以讓風險評估更精準與可以被反覆驗證。
其他發展領域,例如照顧到動物福祉,避免運用太多動物做實驗或怎樣比較人道、
新興的危害物,研究不夠多要投注資源看影響、長期影響的、
跨領域結合,以協助更多資訊被應用與降低不確定性、
模式模擬的技術、
很多種危害物質同時考慮在體內的酵素作用與代謝關係等等。
目前,到此下台一鞠躬~
古代的中國,為什麼有風險這個字?
我家老師說,因為以前航海時期,你要用船運送有無,
可是海上有風就有危險,因此久而久之就變風險這個詞。
我可沒考證這個真偽阿~ 就只是提供給大家:)
past>
風險評估,
是19世紀才出現的量化的方法,
希望透過量化與科學化的方式,來讓大家對於人類或特定族群所面對的風險變得更為具體。
那更早以前,就有風險啦,那時候人們怎麼看待它?
古早的時候,
對風險的衡量是主觀的。
你覺得這東西可能有危險,
就會迴避他,
但這麼多種危險的東西,
你要怎麼取捨呢?
例如,從A地要到B地,
要怎麼衡量要怎麼走比較好?
是要穿過叢林走最短距離,但可能遇到脹氣或昆蟲;
選另外一條路,爬山可能遇到土匪或是缺水的情況,
你要怎麼取捨?
因此,出現了類似風險感知這類的想法,(雖然具體研究又更晚了,到20世紀才有人探討)
就是主觀對風險的大小進行預測和排序,
我覺得A風險比B風險大,可是跟C風險差不多,這種比大小的概念。
那從風險感知集合變成風險排名(ranking),
很可以理解,
大家主觀的對風險大小的想法,就會有個優先順序,
集結眾人對風險的想法,
就有一套管理者(村長/水保局官員/內政部長等等)對於風險要管控的優先名單,
那這樣的風險排名為什麼不足以面對風險管理呢?
因為,人類主觀的想法是很受限的,也很容易被引導的。
(改天再談風險感知好了,這又是很大一篇的文章了~。)
風險排名因為不夠客觀,而且兩個rank差不多的風險,
你要投注資源先處理哪一個?
於是,為了希望更進一步了解資源投注的標的,
於是更多人希望找出有沒有更好的分析風險的辦法?
所以在20世紀晚期,美國提出了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的架構。
暫時先擱置美國到底說了什麼,
您先想想,
關於可能對健康有威脅的東西,
(例如今天某某新聞說,食品中添加了一個皮革洗滌用的成分)
您最先會想要了解什麼?
1.他有沒有害? 2.他有什麼危害3.他真的有害嗎? 4.我有辦法預防嗎?
請選擇!!
通常,要是直接能知道到底有沒有害,就簡單多啦~
假如你有辦法知道某東西確切沒有害,那大概你就是靈媒先知了XDDD
那預防的話,假如什麼東西都採取預防態度而沒有先經過大致的瞭解,
這樣可能會錯過許多有趣好玩的體驗!!
(只是,凡事採取預防的態度,確實可以省下很多腦力和不必要的風險啦)
我覺得,很多人最先想了解,就是想知道他對健康有什麼害?
這是為什麼每次食品安全爆發,
記者媒體最愛把麥克風塞給 醫生或 毒理學家(雖然這在台灣不出名),
希望他們先跟大家講,這個東西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會致癌還是會哪裡失能哪裡結石、還是對生殖對眼睛對呼吸道有影響?
有什麼害以後,下一個問題是什麼?
我會想知道,吃多少會有害?
對啦,這就是劑量的概念。
因為就跟咖啡可樂一樣,很多人每天喝,常常喝,
但其實他可能有害健康呀?
但,你一天沒有喝爆量,就不會馬上看到危害,什麼心悸抽蓄或是咖啡因中毒等,
就是這樣的概念喔,
我知道東西可能有害,那我想知道多少會有害。
知道多少有害以後,下個問題是什麼?
我會想知道,我每天吃的量有沒有很接近會發生危險的量!!
假如一天吃20個芒果,會引發皮膚過敏,
那我就會回頭算一下今天已經吃了幾顆芒果了,
接近20顆那我最好趕快減量,
才3顆那我可能還有一些貪吃的空間。
知道我有或沒有很接近發生危險的量之後要幹嘛?
你就可以做一份比較完整的決策啦!
我就可以知道,假如我不想要吃芒果到起疹子,那我一天最多可以吃幾顆、我通常每天吃幾顆,所以我平均而言,對於起疹子的風險大or不大。
太開心了,恭喜各位看官已經順利學完基礎的風險評估!!!!!
你們可能覺得媽呀我到底看了什麼?
我來幫你們整理一下,
step1: 先知道這個東西可能對健康造成什麼危害? >> 有害物危害鑑定
我要做什麼: 看文獻、看別人中毒或職業災害的案例
step2: 那要多少才會造成危害? 多少量的時候明顯的危害會出現? >>劑量危害關係
我要做什麼: 可以觀察或做實驗或單純模擬。
step3: 我吃的量跟發生危害的量接近還是遙遠? >>暴露評估
我要做什麼: 估算一下自己對這個有害物質的暴露程度,或是抽樣再模擬等
我要做什麼: 估算一下自己對這個有害物質的暴露程度,或是抽樣再模擬等
step4: 總結我的風險高低 >>危害特性化
我要做什麼: 向別人分享你自己風險評估的報告或心得唷!!!
now & future>
那風險評估後來又怎麼演進?持續的,對於評估過程中不確定的地方持續加以改善,
例如我們通常不會用人去做有害的實驗(道德不允許..... 不過有沒有欺騙行為就不知道了),
因此常常用動物實驗的結果,
動物怎麼推廣到人? 可能就需要一些模擬。
那動物跟動物之間的變異,也可能可以進行一些估計。
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到底是一倍還一百倍,也是可以觀察的。
有些東西對人體有害,可是假如有功效的話,怎麼取捨哪個大哪個小?
怎麼讓評估更客觀更可以被信任?
等等,全球的評估都是不斷在變動的,因為希望可以讓風險評估更精準與可以被反覆驗證。
其他發展領域,例如照顧到動物福祉,避免運用太多動物做實驗或怎樣比較人道、
新興的危害物,研究不夠多要投注資源看影響、長期影響的、
跨領域結合,以協助更多資訊被應用與降低不確定性、
模式模擬的技術、
很多種危害物質同時考慮在體內的酵素作用與代謝關係等等。
目前,到此下台一鞠躬~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閱讀標籤標示together part 2 有圖有真相
上一篇提到生鮮食品需要標示原產國,
因此特別找了照片給您參考
貨架上的標籤,標註品名與產地
食品的外包裝,也註明品名與產地,其他保存期限與保存條件則是可標可不標
完整包裝的定義就是密封包裝、預計要保存一段時間、運輸到較遠的地方
因此像這個,完整密封,就有完整的標示,
包括品名;原料(咦);廠商與聯絡資訊、原產地;重量;有效日期;營養標示等
然後您有注意到嗎,
台灣政府在推廣的食品履歷標章(上面紅框)
雖然有點醜但就是這個綠色標章沒錯
用智慧型手機掃了QR code就可以看到更詳細的介紹哦,
從這個蔬菜是哪時候翻土、播種、澆水、施肥、收穫等等,
日期跟使用的肥料農藥都記載一清二楚!
更多資料可以參考 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料網
台灣的TAP,就是把 追溯系統跟 良好農業規範 綁在一起,
讓有這個認證的商品,
同時具有可被溯源的能力,
也具備有良好的生產條件。
那怎樣可以取得這個認證?
要先執行良好農業規範三個月保存這三個月的紀錄後,再請驗證單位替農地的土壤、水質以及產品作抽檢,確認符合標準後,才能核發TAP認證標章。
同時,農民必須將耕種土地、品種品系,以及起作、施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採收等詳細生產歷程上傳至資料庫;而負責集貨分級的社場、物流業者及通路也必須提供相關資訊。
因此特別找了照片給您參考
食品的外包裝,也註明品名與產地,其他保存期限與保存條件則是可標可不標
完整包裝的定義就是密封包裝、預計要保存一段時間、運輸到較遠的地方
因此像這個,完整密封,就有完整的標示,
包括品名;原料(咦);廠商與聯絡資訊、原產地;重量;有效日期;營養標示等
然後您有注意到嗎,
台灣政府在推廣的食品履歷標章(上面紅框)
雖然有點醜但就是這個綠色標章沒錯
用智慧型手機掃了QR code就可以看到更詳細的介紹哦,
從這個蔬菜是哪時候翻土、播種、澆水、施肥、收穫等等,
日期跟使用的肥料農藥都記載一清二楚!
更多資料可以參考 台灣農產品安全追溯資料網
台灣的TAP,就是把 追溯系統跟 良好農業規範 綁在一起,
讓有這個認證的商品,
同時具有可被溯源的能力,
也具備有良好的生產條件。
那怎樣可以取得這個認證?
要先執行良好農業規範三個月保存這三個月的紀錄後,再請驗證單位替農地的土壤、水質以及產品作抽檢,確認符合標準後,才能核發TAP認證標章。
同時,農民必須將耕種土地、品種品系,以及起作、施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採收等詳細生產歷程上傳至資料庫;而負責集貨分級的社場、物流業者及通路也必須提供相關資訊。
詳細想知道怎麼取得認證的捧由可以看這裡
通常要取得這個TAP食品履歷的認證,
農民需要花時間記載,
並且要送去認證,
因此會多花一些成本、售價自然也略貴一些,
但我還是覺得值得,
而且台灣政府不夠有魄力的情況下,
還是自己相對有保障一些些的食品吃好了
(假如認證機構可信的話......QQ)
要補充的是,
您或許覺得,
我只想知道有沒有亂添加的東西,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產品詳細的耕作過程?
因為,
您不知道他有沒有亂標阿(燦笑)
就因為您不一定會知道業者標示是否屬實,
因此藉由這個認證程序幫忙把關,
確定農藥跟水質土質符合標準,
至少他有把農作過程記錄起來了,
萬一之後發生什麼事情,網路上一公佈有什麼超標,
您至少知道是不是您手上這批貨~
人家歐美早就推廣追溯系統了,台灣卻近幾年才在推,
還是分階段推,
可是其實,
有誘因就會有成果,
假如讓消費者真正信賴且願意購買這個標示,
那自然廠商願意遵從阿....
而政府那邊也要有資料,就是另外管理層面的功夫了。
留個尾巴,
您知道標示其實只會標成分跟刻意添加物嘛,
那不純物跟烹飪過程生成物怎麼辦?
通常要取得這個TAP食品履歷的認證,
農民需要花時間記載,
並且要送去認證,
因此會多花一些成本、售價自然也略貴一些,
但我還是覺得值得,
而且台灣政府不夠有魄力的情況下,
還是自己相對有保障一些些的食品吃好了
要補充的是,
您或許覺得,
我只想知道有沒有亂添加的東西,
為什麼要知道這個產品詳細的耕作過程?
因為,
您不知道他有沒有亂標阿(燦笑)
就因為您不一定會知道業者標示是否屬實,
因此藉由這個認證程序幫忙把關,
確定農藥跟水質土質符合標準,
至少他有把農作過程記錄起來了,
萬一之後發生什麼事情,網路上一公佈有什麼超標,
您至少知道是不是您手上這批貨~
人家歐美早就推廣追溯系統了,台灣卻近幾年才在推,
還是分階段推,
可是其實,
有誘因就會有成果,
假如讓消費者真正信賴且願意購買這個標示,
那自然廠商願意遵從阿....
而政府那邊也要有資料,就是另外管理層面的功夫了。
留個尾巴,
您知道標示其實只會標成分跟刻意添加物嘛,
那不純物跟烹飪過程生成物怎麼辦?
轉錄: 清大彭明輝老師的 <讓人痛心的食安研討會 >
原文: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5/06/blog-post_23.html
6/22台灣的衛福部剛舉辦這個活動、
彭老師隔天就寫完這篇文章了
因為在上班摸魚,因此暫不進行書摘工作,
但鄭重推薦給大家!!!!!!!!!!!!!!!!!!!!!
您就會看到台灣跟國際接軌,還有一大截努力要做。
台灣不是民智未開,是有智者的聲音沒有被聽進去,
人民也還停留在抗議與抱怨的階段,還沒有強烈地要求我們政府要改善
(明年選舉,請記得用您的選票去要求、勒索、吸引我們的候選人去注重食品安全啊!!!)
人家歐盟2002年就有食品安全局,
至今做了許多風險評估與溝通,
歐洲人只會投注更多資源在食品安全與資訊的傳播,
只會成為引導全球的發展,
甚至主導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
台灣你是個農業跟倚賴各種外貿進口的國家,
你還沒有意識到台灣需要自己的政府很用力地為你食品安全把關嗎?!!!!!
好啦我會努力不嘴砲,
大家記得要看彭老師的文章唷
氣到心肌梗塞概不負責,
但真的,大家應該了解一下,除了台灣、中國以外,人家是怎麼做的?
http://mhperng.blogspot.tw/2015/06/blog-post_23.html
6/22台灣的衛福部剛舉辦這個活動、
彭老師隔天就寫完這篇文章了
因為在上班摸魚,因此暫不進行書摘工作,
但鄭重推薦給大家!!!!!!!!!!!!!!!!!!!!!
您就會看到台灣跟國際接軌,還有一大截努力要做。
台灣不是民智未開,是有智者的聲音沒有被聽進去,
人民也還停留在抗議與抱怨的階段,還沒有強烈地要求我們政府要改善
(明年選舉,請記得用您的選票去要求、勒索、吸引我們的候選人去注重食品安全啊!!!)
人家歐盟2002年就有食品安全局,
至今做了許多風險評估與溝通,
歐洲人只會投注更多資源在食品安全與資訊的傳播,
只會成為引導全球的發展,
甚至主導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
台灣你是個農業跟倚賴各種外貿進口的國家,
你還沒有意識到台灣需要自己的政府很用力地為你食品安全把關嗎?!!!!!
好啦我會努力不嘴砲,
大家記得要看彭老師的文章唷
氣到心肌梗塞概不負責,
但真的,大家應該了解一下,除了台灣、中國以外,人家是怎麼做的?
斯斯有兩種,農藥殘留有三種 (有更新)
HI大家:
今天我會努力用淺顯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農藥殘留的小祕密
首先來看一則新聞:
<別當冤大頭!3招教你一眼識破大陸菇>
光是看標題我就笑了看起來很專業嘛
接著有以下照片
上圖為新聞所謂的日韓香菇
據說是"農委會農試所提供簡單的辨識方法"來教大家避免買到中國的香菇
因為中國的香菇可能殘留 "殺菌劑"唷
阿可是,這幾種菇不是品種的問題嗎?!!!!!!!!!
好了我不要亂扯非自己專業的東西。
要帶大家來看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的專家怎麼說!
(參考註1的PPT內容)
農藥安全,主管機關得派員至集貨場或於農作物採收前適當時期至田間抽取樣品,
第一項農藥殘留量檢驗結果超過衛生主管機關所定安全容許量時,主管機關應命生產者
不得採收該農作物,並通知集貨場、果菜批發市場及衛生主管機關。違反不得採收規定者,依本法處罰之。
農藥殘留檢驗方法可以分成兩種,一個是化學分析法,精密準確但耗時耗財;
另一個是生化法,測量植物內的乙醯膽鹼酯,快速簡便但無法定性定量。
刺激的來嘍,本篇講義有提到,農藥殘留量合格有三種:
1. 真的沒用------------------->例如有機農業與自然工法,我真的完全沒有使用
2. 有用但已消退------------->就跟蔬果採收期一樣,要讓農藥分解代謝到殘留量夠低
3. 免定容許量 -------------->農藥太安全了或是蔬果處理過程中很快分解,所以沒有訂容許標準
那不合格也有三種
超量、未推薦 與 禁用
(老實說,我只是COPY講義的內容,我不知道未推薦是什麼鬼QQ) <<已在下文補充。
那另外要補充的是農藥在檢測有沒有超過制定標準的時候呢,也可能有誤差,
不考慮人為疏失的情況下, (就不探討這次粽子聽說有採到原產品而非食用狀態處理過的葉子的問題、或是操作失誤了)
儀器本身有能準確判定的極限值 (儀器靈敏度)
分析方法也有限制 (例如基質效應、偵測極限與定量極限)
因此假如您看到有個什麼新聞稀哩嘩啦寫了一堆有檢出、超標,
請您記得高抬貴手,去找一下這個檢驗報告到底是誰做的(不可信的檢驗結果就等著後續別人出來澄清嘍)、
超標又是超標多少(超標十倍以內我都覺得還好,超過百倍就值得稍微緊張一下),
是真的每天會攝取大量的東西呢 還是前面提到敏感族群(病人、幼兒、孕婦)會接觸到的東西?
可別被記者唬得團團轉啦~
那法規上又是怎麼規範的呢?
請參考註2~ 全國法規資料庫
也就是說,今天看到有農藥超標,您就可以知道應該是第一類有殘留標準但檢測結果超標了。
但因為不同蔬果允許的農藥種類不同,因此可能A農藥允許在茶類出現但不允許在蔬果類出現
但若是某蔬果有"禁用"農藥,那很可能就是有台灣管理單位認為危險不允許使用的農藥出現了,
根本不能使用的農藥出現了!! (那就盡量不要吃那種東西啦!)
但是這會跟國家之間的差異有關。
有些國家允許使用的農藥可能因為跨國貿易而進到台灣,
假如台灣的邊境查驗工作沒落實,
那就很可能吃到國外允許但國內不允許的農藥出現。
but,若是走私的話,更可能是出現國外不一定允許的農藥出現在台灣!
走私通常不會被抓到,因此我國政府也無法進行檢測的程序啦
因此再度呼籲大家不要貪小便宜、買來路不明的攤販產品哦!!!!! (我老媽教我,流動攤販最可怕了,一來他大概衛生管理不會多嚴謹,二來他不預期會被你找到,因此賣給你
不良品也是很可能的! 因此盡可能少吃啦~ 當然我知道有的鹹酥雞攤販真的很好吃(流口水))
--------------------------------------------------------------------
上次英國藍花茶中農藥的芬普尼,在我國的標準裡面,茶葉殘留只有0.005ppm比起包葉菜類0.03ppm更嚴謹,
這我就不懂啦
已經寫信去詢問上面這份講義的研究員想了解一下原因~
最後我還是想打臉一下這篇新聞,
說中國的會有殺菌劑,
可是台灣的菇菇兒明明允許使用農藥啊!!!!!!!!!!!!!!!!!!!!!!!!!
只是台灣的菇類會遵守殺蟲劑與殺菌劑的規範而已。
有農藥殘留不代表會影響健康,
重點是殘留多少唷!
-----------------------------------------------------------------------
7/22補充:
其實後來寫信給農要試驗所,他們有回應,可是就不太有誠意這樣....
1.
未推薦即是未核准登記使用(於該種作物)之農藥,包含禁藥。
未核准使用之定義係依農藥管理法,與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容許量肩或有部分落差。先請參考。
2.MRL訂定資料可詢問衛福部或本所凃青宇博士(cytu@tactri.gov.tw)
衛福部其實我早就寫信了,只是被推託說:
今天我會努力用淺顯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農藥殘留的小祕密
首先來看一則新聞:
<別當冤大頭!3招教你一眼識破大陸菇>
光是看標題我就笑了看起來很專業嘛
接著有以下照片
上圖為新聞所謂的日韓香菇
據說是"農委會農試所提供簡單的辨識方法"來教大家避免買到中國的香菇
因為中國的香菇可能殘留 "殺菌劑"唷
阿可是,這幾種菇不是品種的問題嗎?!!!!!!!!!
好了我不要亂扯非自己專業的東西。
要帶大家來看農委會農藥毒物試驗所的專家怎麼說!
(參考註1的PPT內容)
農藥安全,主管機關得派員至集貨場或於農作物採收前適當時期至田間抽取樣品,
第一項農藥殘留量檢驗結果超過衛生主管機關所定安全容許量時,主管機關應命生產者
不得採收該農作物,並通知集貨場、果菜批發市場及衛生主管機關。違反不得採收規定者,依本法處罰之。
農藥殘留檢驗方法可以分成兩種,一個是化學分析法,精密準確但耗時耗財;
另一個是生化法,測量植物內的乙醯膽鹼酯,快速簡便但無法定性定量。
刺激的來嘍,本篇講義有提到,農藥殘留量合格有三種:
1. 真的沒用------------------->例如有機農業與自然工法,我真的完全沒有使用
2. 有用但已消退------------->就跟蔬果採收期一樣,要讓農藥分解代謝到殘留量夠低
3. 免定容許量 -------------->農藥太安全了或是蔬果處理過程中很快分解,所以沒有訂容許標準
那不合格也有三種
超量、未推薦 與 禁用
(老實說,我只是COPY講義的內容,我不知道未推薦是什麼鬼QQ) <<已在下文補充。
那另外要補充的是農藥在檢測有沒有超過制定標準的時候呢,也可能有誤差,
不考慮人為疏失的情況下, (就不探討這次粽子聽說有採到原產品而非食用狀態處理過的葉子的問題、或是操作失誤了)
儀器本身有能準確判定的極限值 (儀器靈敏度)
分析方法也有限制 (例如基質效應、偵測極限與定量極限)
因此假如您看到有個什麼新聞稀哩嘩啦寫了一堆有檢出、超標,
請您記得高抬貴手,去找一下這個檢驗報告到底是誰做的(不可信的檢驗結果就等著後續別人出來澄清嘍)、
超標又是超標多少(超標十倍以內我都覺得還好,超過百倍就值得稍微緊張一下),
是真的每天會攝取大量的東西呢 還是前面提到敏感族群(病人、幼兒、孕婦)會接觸到的東西?
可別被記者唬得團團轉啦~
那法規上又是怎麼規範的呢?
請參考註2~ 全國法規資料庫
>禽畜水產品除外之食品中農藥殘留量應符合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表,詳如附表一。該表中未列者,均不得檢出。>附表二所列農藥之安全性高,得免訂容許量,毋需檢驗其殘留量。
>附表三農藥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使用之農藥,除另有規定外,不得檢出殘留量。>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表中之作物分類詳如附表四。 -->跟您介紹法規上小葉菜類、包葉菜類、果菜類、豆菜類、蕈菜類、瓜果類等等蔬果分類是怎麼分的,這樣您才知道查法條要對照哪一類食品唷
也就是說,今天看到有農藥超標,您就可以知道應該是第一類有殘留標準但檢測結果超標了。
但因為不同蔬果允許的農藥種類不同,因此可能A農藥允許在茶類出現但不允許在蔬果類出現
但若是某蔬果有"禁用"農藥,那很可能就是有台灣管理單位認為危險不允許使用的農藥出現了,
根本不能使用的農藥出現了!! (那就盡量不要吃那種東西啦!)
但是這會跟國家之間的差異有關。
有些國家允許使用的農藥可能因為跨國貿易而進到台灣,
假如台灣的邊境查驗工作沒落實,
那就很可能吃到國外允許但國內不允許的農藥出現。
but,若是走私的話,更可能是出現國外不一定允許的農藥出現在台灣!
走私通常不會被抓到,因此我國政府也無法進行檢測的程序啦
因此再度呼籲大家不要貪小便宜、買來路不明的攤販產品哦!!!!! (我老媽教我,流動攤販最可怕了,一來他大概衛生管理不會多嚴謹,二來他不預期會被你找到,因此賣給你
不良品也是很可能的! 因此盡可能少吃啦~ 當然我知道有的鹹酥雞攤販真的很好吃(流口水))
--------------------------------------------------------------------
上次英國藍花茶中農藥的芬普尼,在我國的標準裡面,茶葉殘留只有0.005ppm比起包葉菜類0.03ppm更嚴謹,
這我就不懂啦
已經寫信去詢問上面這份講義的研究員想了解一下原因~
最後我還是想打臉一下這篇新聞,
說中國的會有殺菌劑,
可是台灣的菇菇兒明明允許使用農藥啊!!!!!!!!!!!!!!!!!!!!!!!!!
只是台灣的菇類會遵守殺蟲劑與殺菌劑的規範而已。
有農藥殘留不代表會影響健康,
重點是殘留多少唷!
-----------------------------------------------------------------------
7/22補充:
其實後來寫信給農要試驗所,他們有回應,可是就不太有誠意這樣....
1.
未推薦即是未核准登記使用(於該種作物)之農藥,包含禁藥。
未核准使用之定義係依農藥管理法,與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容許量肩或有部分落差。先請參考。
2.MRL訂定資料可詢問衛福部或本所凃青宇博士(cytu@tactri.gov.tw)
衛福部其實我早就寫信了,只是被推託說:
"所傳郵件,業已收悉。
國內農產品殘留農藥管理係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衛生福利部分段管 理, 農藥使用登記須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進行農藥安全性及有效性評估程 序,並依據農藥管理法辦理農藥品質管理,與用藥教育、 輔導及管理。" 讓我惱怒不已,好沒誠意的踢皮球啊,
凃先生回應我一個農藥安全性評估的出版品,
其實資料滿詳細的,只是沒回應到我到底用什麼資料去評估啊
其實資料滿詳細的,只是沒回應到我到底用什麼資料去評估啊
(舉例,以前人的平均體重比現在人平均少5公斤、飲食習慣也不同,您說這樣估計的管制標準可以採納嗎? 應該要調整才比較安全吧~~)
3.芬普尼包葉菜類容許量係登記可用所訂之標準,茶葉未核准使用使用,殘留標準為檢驗方法之檢出限量,103年7月之後應由0.05ppm下修為0.02ppm。
>>也就是說,其實茶葉比較嚴謹是因為這是未核准使用,所以僅用檢驗的檢出限量,
而不是容許值的概念,但在葉菜類可以使用並且可以有檢出。
3.芬普尼包葉菜類容許量係登記可用所訂之標準,茶葉未核准使用使用,殘留標準為檢驗方法之檢出限量,103年7月之後應由0.05ppm下修為0.02ppm。
>>也就是說,其實茶葉比較嚴謹是因為這是未核准使用,所以僅用檢驗的檢出限量,
而不是容許值的概念,但在葉菜類可以使用並且可以有檢出。
所以這兩個標準拿來比較是不恰當的,
就好像你問為什麼自來水中的農藥管制標準只有0.001ppm、但對於稻米管制標準比較寬鬆(這只是舉例),因為一個是不預期殘留一個是允許殘留啊~
然後我又說,中國會有殺菌劑,是不是因為海運過程在倉儲殺菌?
研究員說潮濕發霉而需要噴灑抗真菌藥劑不無可能,
但若在香菇生長過程中噴灑的話,應該會不利於香菇生長..
好的我決定不要繼續猜測下去了。
註1: http://www.taca.com.tw/doc/%E8%BE%B2%E8%97%A5%E6%AE%98%E7%95%99%E6%AA%A2%E9%A9%97%E8%88%87%E5%AE%89%E5%85%A8%E7%94%A8%E8%97%A5991125%28%E6%89%80%E5%85%A7%E8%A4%87%E8%A8%93%E8%AC%9B%E7%BE%A9%29.pdf
註2: 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104年修法了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40083
本日碎念結束,下台一鞠躬,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兒,幫助我學習:ppp
註1: http://www.taca.com.tw/doc/%E8%BE%B2%E8%97%A5%E6%AE%98%E7%95%99%E6%AA%A2%E9%A9%97%E8%88%87%E5%AE%89%E5%85%A8%E7%94%A8%E8%97%A5991125%28%E6%89%80%E5%85%A7%E8%A4%87%E8%A8%93%E8%AC%9B%E7%BE%A9%29.pdf
註2: 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104年修法了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40083
本日碎念結束,下台一鞠躬,歡迎大家留言給我兒,幫助我學習:ppp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物極必反的小抱怨
今天有同事要離職要搬東西,
順便找出不知道多久前的花茶。
我笑說,花茶農藥很多吧?
他說,德國的牌子,應該還好?
我答,那要看產地在哪理才行。
阿可是外包裝都德文,暫時作罷。
翻找有效日期,
15/ 04/ 16,我們的解讀應該是 2016到期吧?
於是,看在他香香的份上,就決定泡來喝了,
是藍莓加香草呢,多迷人呀
結果打開包裝,發現茶包棉袋破掉,也就是一泡水就會有花茶顆粒散出來,
於是我決定換下一包,
發現下一包,藍莓汁液直接透出包裝紙袋。
後來發現整盒都是這樣,都有藍莓透出來,
所以它應該是用真的藍莓果肉吧?
後來,找一包看起來沒流太多藍莓汁液的茶包泡了,
破掉的外包裝沒圖沒真像,想要拍照已經聽見垃圾間在整理垃圾的聲音,作罷,反正照片也可能造假,就算了。
我要說的是,
以前東西怕會壞掉,所以要想辦法延長保存期限,
結果現在大家怕吃奇怪的添加物,又不希望吃不會壞掉的東西了
顏色不夠鮮艷,於是添加色素或可以保住產品的顏色,吸睛,
現在人又不敢亂吃,許多媽媽只想找到顏色不要太鮮艷的東西。
要漂白不漂白、要香料不香料、要3D列印還是不要,
要奈米或奈米空氣濾淨器、要母奶還配方奶。。。。
以前人都引以為傲,希望走在科技的尖端,
可是走在尖端,屁股痛阿(誤),
研發新產品還有很多未知的後果呢
好吧重點是物極必反,人們價值觀跟追求的東西會隨時代所改變,
就看大家在食品上怎麼擺盪嘍
順便找出不知道多久前的花茶。
我笑說,花茶農藥很多吧?
他說,德國的牌子,應該還好?
我答,那要看產地在哪理才行。
阿可是外包裝都德文,暫時作罷。
翻找有效日期,
15/ 04/ 16,我們的解讀應該是 2016到期吧?
於是,看在他香香的份上,就決定泡來喝了,
是藍莓加香草呢,多迷人呀
結果打開包裝,發現茶包棉袋破掉,也就是一泡水就會有花茶顆粒散出來,
於是我決定換下一包,
發現下一包,藍莓汁液直接透出包裝紙袋。
後來發現整盒都是這樣,都有藍莓透出來,
所以它應該是用真的藍莓果肉吧?
後來,找一包看起來沒流太多藍莓汁液的茶包泡了,
破掉的外包裝沒圖沒真像,想要拍照已經聽見垃圾間在整理垃圾的聲音,作罷,反正照片也可能造假,就算了。
我要說的是,
以前東西怕會壞掉,所以要想辦法延長保存期限,
結果現在大家怕吃奇怪的添加物,又不希望吃不會壞掉的東西了
顏色不夠鮮艷,於是添加色素或可以保住產品的顏色,吸睛,
現在人又不敢亂吃,許多媽媽只想找到顏色不要太鮮艷的東西。
要漂白不漂白、要香料不香料、要3D列印還是不要,
要奈米或奈米空氣濾淨器、要母奶還配方奶。。。。
以前人都引以為傲,希望走在科技的尖端,
可是走在尖端,屁股痛阿(誤),
研發新產品還有很多未知的後果呢
好吧重點是物極必反,人們價值觀跟追求的東西會隨時代所改變,
就看大家在食品上怎麼擺盪嘍
閱讀標籤標示together
-基改(台灣5%以下)、營養標示、你關心產地嗎?
----------------------------------------------------------------------------------------------------------
part 1:
法規上要求食品標示要標些什麼?
依據最新版(103年12月修改後)食品藥物管理法的
但是,這邊會面臨一個小小的問題
哪些食品需要遵守規定?
答案是: 完整包裝食品!!
完整包裝有幾個定義 (陳家揚老師上課講義)
Packed food: those food in :
(1)Fixed seal; 密封包裝
(2)Can be preserved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 可以保存一段時間
(3)For expanding the selling area. 拓展販售地點
所以,您到超商看到
微波餐盒有完整標示,因為可以冰存幾天且有完整密封、
包子關東煮就不需要,因為頂多放個一天以內就會爛掉、也沒有完整的包裝、
便當店與麵包店也就沒有完整的標示,因為目的不是要保鮮與儲放很久
但口香糖或泡麵就符合完整包裝的標示,因為他會賣到遙遠的地方、有完整包裝並且目的是要放數個月到一年之久。
那您覺得為什麼要這樣規範?
就是因為怕這些東西賣出去以後,
消費者沒有充分資訊、不知道可以儲放到哪時、怕消費者察覺商品有異狀卻無從投訴呀!
-----------------------------------------------------------------------------------------------
那麼,散裝食品的規範又是什麼呢?
101年我們政府有訂一個"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
實施食品類別(品項):
(一)非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所有食品類別(品項),但現場烘焙(烤)食品及現場調理即食食品除外。
(二)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所有食品類別(品項)。
so, 實體店面陳列販售供人選購之散裝食品(現場烹調之即食熟食除外),餐廳美食街就還是排除在外唷
散裝食品要標示什麼?
1、未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及原產地(國)或等同意義字樣。
2、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原產地(國)、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或等同意義字樣;其內容物僅含有單一生牛肉或生牛可食部位者,得擇一標示食品原產地(國)或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現場烘焙(烤)食品及現場調理即食食品,僅須標示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
若店內販售之產品均為同一國家所製之產品,可使用「本店(本區)產品 均為◎◎國製造」或其他同等意義之告示牌告知,而於個別產品僅需標示品名即可。
But,人生中重大的but又出現了,
攤販未經商業登記,其販賣之散裝食品無需依規定標示。
生鮮農產品並無需標示有效日期。 產品價格未需列入。
想必大家看到這邊,大概可以了解食品應該要標示什麼了吧?
那到底對我們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閱讀是什麼?
1. 有效日期,沒過期吃了才比較安全一些嘛
( 有效日期內,若有保存不當情況,仍可能導致變質不宜食用。
有些食品會標示Best before那跟到期日期expire date不一樣,而是建議你在哪天之前吃完口感跟賣相最佳,不是一超過這個日期就會壞掉了)
2. 原物料有沒有過敏原? 蝦蟹、麥麩、牛奶、堅果類等
3.營養標示,熱量、鈉、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等
4.原產地, 假如您很介意吃到東南亞進口商品,那您一定要睜大眼睛看一下!
(我自己覺得,大間廠商外移到勞工便宜的地方節省成本是必然的,但大廠牌通常品質管理做比較確實,因此大間廠商在東南亞或是小國家生產的商品還是可靠吧? 只是很奇怪的泡麵、又沒聽過的廠牌,建議可能要斟酌一下他們的產品...我的猜測啦)
5.保存條件。雖然法規上沒有強制要標示,但比較負責任的廠商都會標哦,
要放冷藏、冷凍、常溫、陰暗處、避開潮濕等。隨著產品特性不同,也就有不同保存方法。
藥品食品的有效日期是指開封前,開封後保存越高溫潮濕越快壞掉!
!!注意,有效期限跟保存條件有關係,"理論上"廠商會做一些虐待測試,看高溫或高壓情況下,產品最多可以存放多久。因此假如您在家中保存方式跟廠商建議的保存方式不同,那有效期限可能會縮短或延長唷
(應該不可能延長啦,因為一般人在發霉很明顯前肉眼看不出來,因此不要自己妄下判定以為保存期限延長,會比較安全一些)
其實法規會要求要標示的,都是重要資訊,
只是有些是對消費者有意義,
有些對管理者比較有意義。
---------------------------------------------------------------------------------------------------------------------
---------------------------------------------------------------------------------------------------------------------
說到這邊,有人就會想問,可是要我是黑心廠商,
我一定不會把我偷加的原料標示出來啊?
的確,要我想要做大事業,一定會查好法規並努力規避。
因此,建議您購買的時候,就要避開商譽不好的品牌哦!
--------------------------------------------------------------------------------------------------------------------
----------------------------------------------------------------------------------------------------------------------
part 2:
標示裡面暗藏玄機:
1.散裝食品,要注意所標示熱量的單位:
例如手搖飲料店,最近政府推動要標示熱量,
記得確認這個熱量的計算單位是每一杯還是每一百CC?
不一定只有想要減肥的人要注意,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攝取什麼唷!
2. 脂肪與反式脂肪酸,
營養標示裡面,脂肪下面會有兩種小分類,分別是飽和與反式脂肪。
飽和脂肪跟反式脂肪相加並不會等於總脂肪量哦!
因為脂肪是把 "飽和脂肪"跟 "不飽和脂肪" 相加,
飽和脂肪比較容易讓人發胖、可能對心血管不好,因此要控制攝取。
而反式脂肪是特別壞的脂肪,對身體有害,但高溫處理食品會出現,
因此才要特別標示給消費者知悉。
3.一百種膠 洋菜膠 鹿角膠,我還沒整理...
4. 看不懂的糖,果糖代糖跟砂糖,我還沒整理完畢..
可是,之前食科所老師上課有提到,口香糖裡面會放很多種代糖,就是因為不同代糖的甜味不一樣,有的入口甜之後苦,有的持續很久,等等,
所以會放很多種,
這原理大概跟香水的調配一樣吧,要有前香、中段氣味跟後香..
5.類似健康產品是否可以宣稱療效?
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 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用洗潔劑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其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
食品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宣傳或廣告。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特殊營養食品、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及特殊需求者長期食用之食品,得限制其促銷或廣告;其食品之項目、促銷或廣告之限制與停止刊播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也就是,一般糖果不應該設計成為藥錠或魚油的形狀,會讓人有藥品的聯想;
食品除非取得認可,不然也不能宣稱可以改善OO症狀、疾病
可以參考食藥署的網站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776#.VYDTgFIuf6g)
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13項:
1. 胃腸道功能改善 2. 骨質保健功能
3. 牙齒保健功能 4. 免疫調節功能
5. 護肝功能(針對化學性肝損傷) 6. 抗疲勞功能
7. 延緩衰老功能 8. 促進鐵吸收功能
9. 輔助調節血壓功能 10.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11.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 12.調節血糖功能
13.調節血脂功能
但要注意喔,產品含有有效成分,
可是到底吃多少會有幫助?
這就要另外仔細閱讀啦~
畢竟你不知道他一份產品裡面的濃度多少,
因此廠商說了算嗚嗚
6.果汁幾趴? 我還沒整理...
7. 複方食品,政府規範了製造業者要標示你的原物料,
可是沒規定你要把你原物料的原物料也標示進去啊!
所以就可能發生,麵包裡面麵粉原本有添加酵母了,麵包在製作過程又額外添加酵母這種事,可是會有什麼問題? 嘿嘿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沒進食品業沒有這方面案例可以分享。
---------------------------------------------------------------------------------------------------------------
part 3.
廣告中的迷思!!!
現在產品為了追求健康,常常有些引導消費者的廣告台詞,
不要以為宣稱沒味精就真的沒味精、沒防腐劑就真的安全!!
例如某某果菜汁,在包裝正面明顯註標示 "無添加砂糖、果糖"
讓人誤以為天然無添加糖,其實,是指沒有加砂糖跟果糖啊!!!
我又沒有宣稱我完全無添加?!
所以,在食品成分裡面發現有甜味劑,也就不用太意外了,
因為並沒有廣告不實,
只是消費者要自己注意...
宣稱沒味精,因為味精這個名詞通常是指稱MSG,麩胺酸鈉,
但其實產品中還是可能有各種調味劑,
例如 "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5-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 DL-胺基丙酸" 也是一種人工甘味劑,也就是跟味精功能類似唷!
但是,我可沒說他不健康,我只是說您擔心味精的時候,
選擇上也要注意別種成份呀!
相關市售添加物可以看這篇: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9188-analytic-sold-bread-to-add-into-before-a-clear?page=2
沒有防腐劑,但別的成份可能也有防腐的效果,
這個我沒涉略,
但至少可以參考上下游市集的這一篇文章: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8185/
提到 "具有防腐效果卻被歸類成調味劑的反丁烯二酸" 。
這成分在麵包中也很常見唷! 但他是合法的、跟前幾年的毒澱粉不太一樣。
但也不用急著質疑,怎麼有些食品可以放個三個月半年,卻沒有添加防腐劑?
因為產品假如確實脫水、生產過程避免汙染跟細菌,確實殺菌完全,
那真的不用額外添加防腐劑就可以存放很久了! (不開封的前提下)
就好像以前古代的乾燥麵條,只用鹽巴脫水,曬乾,就可以保存很久嘍!
而罐頭食品也是很好的例子,產品煮熟、完全殺菌後,
真的不用額外添加防腐劑就可以放很多年,
若在世界末日你找到罐頭,開來吃就對啦!
若用充氮法,把食品接觸到的空氣從氧氣變成氮氣,
微生物沒辦法呼吸,也就可以延緩變質、也就可以存放很久嘍!
-------------------------------------------------------------------------------------------------
part4.
時事篇 (完全沒寫完ㄚㄚㄚㄚ)
時事:為什麼有未來食品? 因為廠商估計時效不實、預貼標籤、廠商應抵制
時事: 咖啡的咖啡產地標示? 咖啡因標示?
看到來路不明標示不足食品我要通報誰?
其實,這端看您的想法,您希望向衛生機關檢舉或向報紙爆料?
因為我們的法規對於檢舉的要求有點令人不勝惶恐:
檢舉違反食品衛生案件獎勵辦法 中華民國103年11月5日
第四條 因檢舉而查獲違反本法規定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查獲案件所處罰金或罰鍰,以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之額度,核發獎金予檢舉人,予以獎勵。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前項獎勵外,主管機關得依檢舉內容及對案件查獲之貢獻程度,另行給予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之獎金。但檢舉人現為或曾為被檢舉人之受僱人者,其獎金上限得提高至新臺幣四百萬元:
一、 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犯罪者。
二、 其他違規情節重大者。
前二項獎金,得於行政罰鍰處分書送達或檢察機關起訴後發給之。
但若檢舉已發覺之違反本法規定案件者,不適用本辦法之規定。
>>> 所以就是跟檢警賽跑的意思唷
第二條 檢舉查獲違反本法規定之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食品用洗潔劑、標示、宣傳、廣告或食品業者,依本辦法給予檢舉人獎勵。
第三條 檢舉人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由檢舉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並儘可能提供違法證據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檢舉。
一、 檢舉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及住址。
所以,基於對政府的不太信任,
我並不是很確定要不要實名檢舉... 必要時得請警察提供保護是多必要才算必要?
為什麼每次記者都那麼剛好可以捕捉到檢舉者身影?
-*------------------------------------------*----------------------------------------------------*----------------
今天就講到這邊,排版跟補充就改天再弄吧@@
-*------------------------------------------*----------------------------------------------------*----------------
資料來源:
法規1.食品衛生管理法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292
法規2: 獎勵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92
散裝食品
-*------------------------------------------*----------------------------------------------------*----------------
share & comment!!
----------------------------------------------------------------------------------------------------------
part 1:
法規上要求食品標示要標些什麼?
依據最新版(103年12月修改後)食品藥物管理法的
第二十二條: 食品及食品原料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事項:
一、品名。
二、內容物名稱;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
三、淨重、容量或數量。
四、食品添加物名稱;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以功能性命名者,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
五、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國內通過農產品生產驗證者,應標示可追溯之來源;有中央農業主管機關公告之生產系統者,應標示生產系統。
六、原產地(國)。
七、有效日期。
八、營養標示。
九、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
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
前項第二款內容物之主成分應標明所佔百分比,其應標示之產品、主成分項目、標示內容、方式及各該產品實施日期,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到目前還沒實施阿.........)
第二十四條 食品添加物及其原料之容器或外包裝,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明顯標示下列事項:
一、品名。
二、「食品添加物」或「食品添加物原料」字樣。
三、食品添加物名稱;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應分別標明。其標示應以第十八條第一項所定之品名或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通用名稱為之。
四、淨重、容量或數量。
五、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
六、有效日期。
七、使用範圍、用量標準及使用限制。
八、原產地(國)。
九、含基因改造食品添加物之原料。
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
假如您常常烹飪、會逛烘焙材料行,您就有機會觀察食品添加物的外包裝了!但是,這邊會面臨一個小小的問題
哪些食品需要遵守規定?
答案是: 完整包裝食品!!
完整包裝有幾個定義 (陳家揚老師上課講義)
Packed food: those food in :
(1)Fixed seal; 密封包裝
(2)Can be preserved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 可以保存一段時間
(3)For expanding the selling area. 拓展販售地點
所以,您到超商看到
微波餐盒有完整標示,因為可以冰存幾天且有完整密封、
包子關東煮就不需要,因為頂多放個一天以內就會爛掉、也沒有完整的包裝、
便當店與麵包店也就沒有完整的標示,因為目的不是要保鮮與儲放很久
但口香糖或泡麵就符合完整包裝的標示,因為他會賣到遙遠的地方、有完整包裝並且目的是要放數個月到一年之久。
那您覺得為什麼要這樣規範?
就是因為怕這些東西賣出去以後,
消費者沒有充分資訊、不知道可以儲放到哪時、怕消費者察覺商品有異狀卻無從投訴呀!
-----------------------------------------------------------------------------------------------
那麼,散裝食品的規範又是什麼呢?
101年我們政府有訂一個"散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
實施食品類別(品項):
(一)非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所有食品類別(品項),但現場烘焙(烤)食品及現場調理即食食品除外。
(二)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所有食品類別(品項)。
so, 實體店面陳列販售供人選購之散裝食品(現場烹調之即食熟食除外),餐廳美食街就還是排除在外唷
散裝食品要標示什麼?
1、未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及原產地(國)或等同意義字樣。
2、以牛肉及牛可食部位為原料之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原產地(國)、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或等同意義字樣;其內容物僅含有單一生牛肉或生牛可食部位者,得擇一標示食品原產地(國)或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現場烘焙(烤)食品及現場調理即食食品,僅須標示牛肉及牛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國)。
若店內販售之產品均為同一國家所製之產品,可使用「本店(本區)產品 均為◎◎國製造」或其他同等意義之告示牌告知,而於個別產品僅需標示品名即可。
But,人生中重大的but又出現了,
攤販未經商業登記,其販賣之散裝食品無需依規定標示。
生鮮農產品並無需標示有效日期。 產品價格未需列入。
想必大家看到這邊,大概可以了解食品應該要標示什麼了吧?
那到底對我們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閱讀是什麼?
1. 有效日期,沒過期吃了才比較安全一些嘛
( 有效日期內,若有保存不當情況,仍可能導致變質不宜食用。
有些食品會標示Best before那跟到期日期expire date不一樣,而是建議你在哪天之前吃完口感跟賣相最佳,不是一超過這個日期就會壞掉了)
2. 原物料有沒有過敏原? 蝦蟹、麥麩、牛奶、堅果類等
3.營養標示,熱量、鈉、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等
4.原產地, 假如您很介意吃到東南亞進口商品,那您一定要睜大眼睛看一下!
(我自己覺得,大間廠商外移到勞工便宜的地方節省成本是必然的,但大廠牌通常品質管理做比較確實,因此大間廠商在東南亞或是小國家生產的商品還是可靠吧? 只是很奇怪的泡麵、又沒聽過的廠牌,建議可能要斟酌一下他們的產品...
5.保存條件。雖然法規上沒有強制要標示,但比較負責任的廠商都會標哦,
要放冷藏、冷凍、常溫、陰暗處、避開潮濕等。隨著產品特性不同,也就有不同保存方法。
藥品食品的有效日期是指開封前,開封後保存越高溫潮濕越快壞掉!
!!注意,有效期限跟保存條件有關係,"理論上"廠商會做一些虐待測試,看高溫或高壓情況下,產品最多可以存放多久。因此假如您在家中保存方式跟廠商建議的保存方式不同,那有效期限可能會縮短或延長唷
(應該不可能延長啦,因為一般人在發霉很明顯前肉眼看不出來,因此不要自己妄下判定以為保存期限延長,會比較安全一些)
其實法規會要求要標示的,都是重要資訊,
只是有些是對消費者有意義,
有些對管理者比較有意義。
---------------------------------------------------------------------------------------------------------------------
---------------------------------------------------------------------------------------------------------------------
說到這邊,有人就會想問,可是要我是黑心廠商,
我一定不會把我偷加的原料標示出來啊?
的確,要我想要做大事業,一定會查好法規並努力規避。
因此,建議您購買的時候,就要避開商譽不好的品牌哦!
--------------------------------------------------------------------------------------------------------------------
----------------------------------------------------------------------------------------------------------------------
part 2:
標示裡面暗藏玄機:
1.散裝食品,要注意所標示熱量的單位:
例如手搖飲料店,最近政府推動要標示熱量,
記得確認這個熱量的計算單位是每一杯還是每一百CC?
不一定只有想要減肥的人要注意,每個人都應該注意自己攝取什麼唷!
2. 脂肪與反式脂肪酸,
營養標示裡面,脂肪下面會有兩種小分類,分別是飽和與反式脂肪。
飽和脂肪跟反式脂肪相加並不會等於總脂肪量哦!
因為脂肪是把 "飽和脂肪"跟 "不飽和脂肪" 相加,
飽和脂肪比較容易讓人發胖、可能對心血管不好,因此要控制攝取。
而反式脂肪是特別壞的脂肪,對身體有害,但高溫處理食品會出現,
因此才要特別標示給消費者知悉。
3.
4. 看不懂的糖,果糖代糖跟砂糖,我還沒整理完畢..
可是,之前食科所老師上課有提到,口香糖裡面會放很多種代糖,就是因為不同代糖的甜味不一樣,有的入口甜之後苦,有的持續很久,等等,
所以會放很多種,
這原理大概跟香水的調配一樣吧,要有前香、中段氣味跟後香..
5.類似健康產品是否可以宣稱療效?
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 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用洗潔劑及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其標示、宣傳或廣告,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之情形。
食品不得為醫療效能之標示、宣傳或廣告。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特殊營養食品、易導致慢性病或不適合兒童及特殊需求者長期食用之食品,得限制其促銷或廣告;其食品之項目、促銷或廣告之限制與停止刊播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也就是,一般糖果不應該設計成為藥錠或魚油的形狀,會讓人有藥品的聯想;
食品除非取得認可,不然也不能宣稱可以改善OO症狀、疾病
可以參考食藥署的網站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1776#.VYDTgFIuf6g)
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13項:
1. 胃腸道功能改善 2. 骨質保健功能
3. 牙齒保健功能 4. 免疫調節功能
5. 護肝功能(針對化學性肝損傷) 6. 抗疲勞功能
7. 延緩衰老功能 8. 促進鐵吸收功能
9. 輔助調節血壓功能 10.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11.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 12.調節血糖功能
13.調節血脂功能
可是到底吃多少會有幫助?
這就要另外仔細閱讀啦~
畢竟你不知道他一份產品裡面的濃度多少,
因此廠商說了算嗚嗚
6.
7. 複方食品,政府規範了製造業者要標示你的原物料,
可是沒規定你要把你原物料的原物料也標示進去啊!
所以就可能發生,麵包裡面麵粉原本有添加酵母了,麵包在製作過程又額外添加酵母這種事,可是會有什麼問題? 嘿嘿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沒進食品業沒有這方面案例可以分享。
---------------------------------------------------------------------------------------------------------------
part 3.
廣告中的迷思!!!
現在產品為了追求健康,常常有些引導消費者的廣告台詞,
不要以為宣稱沒味精就真的沒味精、沒防腐劑就真的安全!!
例如某某果菜汁,在包裝正面明顯註標示 "無添加砂糖、果糖"
讓人誤以為天然無添加糖,其實,是指沒有加砂糖跟果糖啊!!!
我又沒有宣稱我完全無添加?!
所以,在食品成分裡面發現有甜味劑,也就不用太意外了,
因為並沒有廣告不實,
只是消費者要自己注意...
宣稱沒味精,因為味精這個名詞通常是指稱MSG,麩胺酸鈉,
但其實產品中還是可能有各種調味劑,
例如 "5-次黃嘌呤核苷磷酸二鈉、5-鳥嘌呤核苷磷酸二鈉、 DL-胺基丙酸" 也是一種人工甘味劑,也就是跟味精功能類似唷!
但是,我可沒說他不健康,我只是說您擔心味精的時候,
選擇上也要注意別種成份呀!
相關市售添加物可以看這篇:
http://www.techbang.com/posts/19188-analytic-sold-bread-to-add-into-before-a-clear?page=2
沒有防腐劑,但別的成份可能也有防腐的效果,
這個我沒涉略,
但至少可以參考上下游市集的這一篇文章: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28185/
提到 "具有防腐效果卻被歸類成調味劑的反丁烯二酸" 。
這成分在麵包中也很常見唷! 但他是合法的、跟前幾年的毒澱粉不太一樣。
但也不用急著質疑,怎麼有些食品可以放個三個月半年,卻沒有添加防腐劑?
因為產品假如確實脫水、生產過程避免汙染跟細菌,確實殺菌完全,
那真的不用額外添加防腐劑就可以存放很久了! (不開封的前提下)
就好像以前古代的乾燥麵條,只用鹽巴脫水,曬乾,就可以保存很久嘍!
而罐頭食品也是很好的例子,產品煮熟、完全殺菌後,
真的不用額外添加防腐劑就可以放很多年,
若在世界末日你找到罐頭,開來吃就對啦!
若用充氮法,把食品接觸到的空氣從氧氣變成氮氣,
微生物沒辦法呼吸,也就可以延緩變質、也就可以存放很久嘍!
-------------------------------------------------------------------------------------------------
part4.
時事篇 (完全沒寫完ㄚㄚㄚㄚ)
時事:為什麼有未來食品? 因為廠商估計時效不實、預貼標籤、廠商應抵制
時事: 咖啡的咖啡產地標示? 咖啡因標示?
看到來路不明標示不足食品我要通報誰?
其實,這端看您的想法,您希望向衛生機關檢舉或向報紙爆料?
因為我們的法規對於檢舉的要求有點令人不勝惶恐:
檢舉違反食品衛生案件獎勵辦法 中華民國103年11月5日
第四條 因檢舉而查獲違反本法規定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查獲案件所處罰金或罰鍰,以不低於百分之二十之額度,核發獎金予檢舉人,予以獎勵。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除前項獎勵外,主管機關得依檢舉內容及對案件查獲之貢獻程度,另行給予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之獎金。但檢舉人現為或曾為被檢舉人之受僱人者,其獎金上限得提高至新臺幣四百萬元:
一、 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犯罪者。
二、 其他違規情節重大者。
前二項獎金,得於行政罰鍰處分書送達或檢察機關起訴後發給之。
但若檢舉已發覺之違反本法規定案件者,不適用本辦法之規定。
>>> 所以就是跟檢警賽跑的意思唷
第二條 檢舉查獲違反本法規定之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食品用洗潔劑、標示、宣傳、廣告或食品業者,依本辦法給予檢舉人獎勵。
第三條 檢舉人應以書面記載下列事項,由檢舉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並儘可能提供違法證據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檢舉。
一、 檢舉人之姓名、性別、年齡及住址。
二、 涉嫌違反本法規定之物品或業者有關之公司或商號、地址、負責人姓名、商品名稱、時間及違法情節。但負責人姓名、公司或商號名稱不明者,得免記載。以言詞(包括電話)檢舉者,由受理檢舉之機關作成筆錄,交檢舉人閱覽後簽名、蓋章或按指印。
匿名或不以真實姓名檢舉或檢舉而無具體事證者,得不予受理。
那檢舉後我有什麼保障?
受理檢舉之機關,對於檢舉人之姓名、年齡、住址應予保密;對於檢舉人之檢舉書、筆錄或其他資料,除有絕對必要者外,應另行保存,不附於調查案卷內。如有洩密情事,應依刑法或其他法規處罰或懲處。
受理檢舉之各級主管機關對於檢舉人之安全,於必要時得洽請當地警察機關提供保護。
檢舉人因檢舉案件而有受威脅、恐嚇或有其他危害行為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洽請警察機關依法處理。
受理檢舉之各級主管機關對於檢舉人之安全,於必要時得洽請當地警察機關提供保護。
檢舉人因檢舉案件而有受威脅、恐嚇或有其他危害行為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洽請警察機關依法處理。
我並不是很確定要不要實名檢舉... 必要時得請警察提供保護是多必要才算必要?
為什麼每次記者都那麼剛好可以捕捉到檢舉者身影?
-*------------------------------------------*----------------------------------------------------*----------------
今天就講到這邊,排版跟補充就改天再弄吧@@
-*------------------------------------------*----------------------------------------------------*----------------
資料來源:
法規1.食品衛生管理法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292
法規2: 獎勵
https://consumer.fda.gov.tw/Law/Detail.aspx?nodeID=518&lawid=92
散裝食品
-*------------------------------------------*----------------------------------------------------*----------------
share & comment!!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分享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文章: <透明食品生產鏈之必要性:從土地到餐桌>
<透明食品生產鏈之必要性:從土地到餐桌>
發佈於:2015-05-21
作者: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徐健銘
有興趣的人可以訂閱他們中心的電子報哦!
-----------------------------------------------
食品安全的10個事實:
-------------------------------------------------------------------------------------------
確實從源頭管理比較容易、節省資源,並且可以盡量保障下游廠商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但就是需要貫徹透明與食材登錄系統,並改善稽察制度,讓不法廠商無所遁形。
民間消費者也需要不斷學習,去面對許多以往不知道的事,
正視這些風險的存在,而能努力找到一個此時最佳的選擇。
台灣要改善食安,必須體制要改革、甚至民眾的思想也要改變,
不能什麼都倚賴政府了,但多方思考一定還是能找出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大概摘要幾段作者粗體字的內容,
希望大家喜歡!!
--------------------------------------------------------------------------------------------
延伸閱讀:從毒理學看我國食品安全問題
發佈於:2015-03-24
作者: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 李志恆
http://rsprc.ntu.edu.tw/zh-TW/food-contamination/193-from-toxicology-to-see-food-safety-issues
我覺得這篇很淺顯易懂、
但毒理學到底是什麼? 這邊好像沒有解說的很好,
但毒理學簡單來說就是探討人體接觸到一個危害(物理化學微生物輻射等等)
到底這個危害如何進入體內(吸收)、在人體內哪裡流竄(分布情況)、被哪個酵素或器官分解與代謝、從哪個管道排除等等。
假如,您看到ADM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zation, excretion這幾個字就對了
更細部當然也可以探討如何化學反應、細胞作用、分子生物學什麼的
也就是一些看起來很像生物學醫學的研究,探討危害到底對於人體哪個器官會造成危害、
主要累積在哪裡、哪個部位容易得到癌症或結石等等、會不會沉積在脂肪或乳汁、
吃進去多久會排出體外、半衰期多久、排除以後是不是就安全了等等。
所以毒理學超級重要der~!
---------------------------------------------------------------------------------------
再次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我的文筆,
以及本次書摘的偷懶行為 :P
發佈於:2015-05-21
作者: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徐健銘
有興趣的人可以訂閱他們中心的電子報哦!
-----------------------------------------------
食品安全的10個事實:
200多種疾病通過食品傳播
被污染的食物可引起長期健康問題
食源性疾病對弱勢族群的影響比其它群體嚴重
發生食品污染的機會很多
全球化使食品安全問題更趨複雜和重要
食品安全是多部門和多學科問題
食品污染還影響經濟和整個社會
一些有害的細菌正在變得具有耐藥性
在維護食品安全方面,人人都可以發揮作用
消費者必須充份瞭解食品安全做法
(世界衛生組織,2015)
臺灣近幾年來的食品安全風暴大都起於化學添加物和非食品原料的濫用和詐欺,而大多數被濫用的物質都非食品業在正面表列規則下可使用的物質、毒性評估並不完整(李志恆,2015)。
關於完整的食品生產鏈之監督方面,我們前面才看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對於食品安全的定義,食品安全涉及的部會並不只是中央 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和地方的衛生局而已,還有農委會、環保署、農糧署、經濟部,甚至在像是美國牛肉進口的議題時,參與協商的單位還有外交部和國安會等等。所 以,若是要更加完整地掌握整個食品生產工業化的網絡,勢必需要在跨部門整合的概念下一步步地進行透明化的資料庫建置。食品生產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但在目前的行政部門劃分下變成片斷、切割的治理流程。即使是成立再高的食安辦公室,只要各負責單位依然資訊不能流通、不能合作提早處理食安風險,那麼食品安全管理就是只能一直停留在危機管理的層級。
所以跨部門的解決方案也不僅是掌握在專家和政府的手中,業者和消費者的認識和行動更決定了食品安全與否。包括公共衛生、農業、教育、貿易等不同部門,以及民間社會團體如消費者團體需要共同合作才能達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藉由共同思考、參與討論來建置這一套系統,不僅是對當前的食品政策進行改革,也是一個進行社會學習的過程。消費者需要瞭解食品製造的流程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和避免陷入無謂的恐慌中,管制者在這個過程中修正對食品生產鏈的法令與規則並且提升其治理合法性,而業者也在這個過程中理解消費者感知、幫助消費者建立基本概念、甚至是打造企業品牌的信賴度。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太快樂,因為這個過程會經歷許許多多、過去以為沒有問題的生產方式被迫承認錯誤;不可否認的,因為食品生產技術的上升,對於可以被檢驗到的食安風險也就越來越多。
-------------------------------------------------------------------------------------------確實從源頭管理比較容易、節省資源,並且可以盡量保障下游廠商與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但就是需要貫徹透明與食材登錄系統,並改善稽察制度,讓不法廠商無所遁形。
民間消費者也需要不斷學習,去面對許多以往不知道的事,
正視這些風險的存在,而能努力找到一個此時最佳的選擇。
台灣要改善食安,必須體制要改革、甚至民眾的思想也要改變,
不能什麼都倚賴政府了,但多方思考一定還是能找出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大概摘要幾段作者粗體字的內容,
希望大家喜歡!!
--------------------------------------------------------------------------------------------
延伸閱讀:從毒理學看我國食品安全問題
發佈於:2015-03-24
作者: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院長 李志恆
http://rsprc.ntu.edu.tw/zh-TW/food-contamination/193-from-toxicology-to-see-food-safety-issues
我覺得這篇很淺顯易懂、
但毒理學到底是什麼? 這邊好像沒有解說的很好,
但毒理學簡單來說就是探討人體接觸到一個危害(物理化學微生物輻射等等)
到底這個危害如何進入體內(吸收)、在人體內哪裡流竄(分布情況)、被哪個酵素或器官分解與代謝、從哪個管道排除等等。
假如,您看到ADME: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zation, excretion這幾個字就對了
更細部當然也可以探討如何化學反應、細胞作用、分子生物學什麼的
也就是一些看起來很像生物學醫學的研究,探討危害到底對於人體哪個器官會造成危害、
主要累積在哪裡、哪個部位容易得到癌症或結石等等、會不會沉積在脂肪或乳汁、
吃進去多久會排出體外、半衰期多久、排除以後是不是就安全了等等。
所以毒理學超級重要der~!
---------------------------------------------------------------------------------------
再次希望大家不要嫌棄我的文筆,
以及本次書摘的偷懶行為 :P
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食品藥品飼料級 (下篇)
我一定要再強調一次,飼料級食品級跟基改(GMO)沒有必然關係!!!!!!!!!!!!!!!!!!!!!!
第一個連結提到,
食品級符合美國IP標準的,非基改的,
分撿器械(Sorting process machinery)包括: Pre-cleaner, magnets, gravity table, polisher, color sorter 預濾器,磁鐵,重力台,拋光機,色選機
包裝種類(Alternative packages): Palletized paper bags, paper bags, 1 MT big bags, bulk with liner 加棧板的紙袋、紙袋、一噸紙袋、有內襯的散裝(註1)等等
外觀看起來肚臍顏色比較明亮。 蛋白質含量 40~41%左右。
飼料級,符合美國IP標準的,非基改的,
包裝種類(Alternative packages): 1 MT big bags or bulk with liner 一噸紙袋、有內襯的散裝
肚臍顏色多種,亮到暗色都有,蛋白質含量約+/-40%
肚臍顏色可以去看最後一頁的圖片喔!
--------------------------------------------------------------------
小結論: 飼料級包裝比較大、蛋白質略少、暗色肚臍一定是飼料級
-----------------------------------------------------------------------
第二個連結,提到
We get a higher price per bushel when we sell seed- or food-grade soybeans than what feed-grade soybeans are selling for at the local grain elevator. 販售種子與食品等及黃豆比起飼料級有較好的售價。
第一個連結提到,
食品級符合美國IP標準的,非基改的,
分撿器械(Sorting process machinery)包括: Pre-cleaner, magnets, gravity table, polisher, color sorter 預濾器,磁鐵,重力台,拋光機,色選機
包裝種類(Alternative packages): Palletized paper bags, paper bags, 1 MT big bags, bulk with liner 加棧板的紙袋、紙袋、一噸紙袋、有內襯的散裝(註1)等等
外觀看起來肚臍顏色比較明亮。 蛋白質含量 40~41%左右。
飼料級,符合美國IP標準的,非基改的,
包裝種類(Alternative packages): 1 MT big bags or bulk with liner 一噸紙袋、有內襯的散裝
肚臍顏色多種,亮到暗色都有,蛋白質含量約+/-40%
肚臍顏色可以去看最後一頁的圖片喔!
--------------------------------------------------------------------
小結論: 飼料級包裝比較大、蛋白質略少、暗色肚臍一定是飼料級
-----------------------------------------------------------------------
第二個連結,提到
On our farm, we grow 3 “types” of soy: seed-grade soy, feed-grade soy, and food-grade soy. 我家農場種三種,做種子的、飼料級、食品級
First, a few definitions: 簡單定義
Seed-grade soy: Seed-grade soybeans are grown by farmers to be planted the following growing season. Essentially, these are soybeans grown simply to be producers of seed and not converted into any type of animal or human product. They must meet purity standards for being true to their specific variety of soybeans. 播種用途
Feed-grade soy: The primary use of these soybeans is as animal feed. Feed-grade soybeans make up the bulk of the soybean production in the USA . While they still must meet certain quality standards, they do not have to meet any purity standards regarding the type of variety of soybean. The nutritional analysis of this type of soybean is usually 36% protein which when fed to livestock meets part of their daily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protein. Livestock diets must be well balanced for those animals to be healthy, productive and provide us with quality cuts of meat. 做為動物飼料、仍須達到特定品質標準,不用達到大豆的純淨標準、通常含有36%蛋白質以提供動物營養。
Food-grade soy: These soybeans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oy foods such as tofu, soy-milk, sprouts and other soy-based foods. The nutritional analysis of food-grade soybeans is generally higher in protein than that of feed-grade soybeans. Food-grade soybeans range between 42-45% protein. A higher level of protein in the soybean helps make a better soy food product. 用來做食品,豆腐豆漿、豆芽、豆製品。通常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約42~45%,適合做出較好的食品。
We get a higher price per bushel when we sell seed- or food-grade soybeans than what feed-grade soybeans are selling for at the local grain elevator. 販售種子與食品等及黃豆比起飼料級有較好的售價。
The reason for this is because these soybeans require something called “Identity Preservation” or IP. Using IP means that farmers ensure the purity of each variety of soybean. 原因是種子與食品級需要IP,身份保持(註2),代表確保各種黃豆的純度。
There is no blending of soybeans from other varieties and “contamination” between varieties will result in that batch being rejected. 代表不會混合不同品種的黃豆,並要排除汙染
This means we clean out our planters, combines, trucks, grain carts, and grain bins to be sure that there is no “contaminating” soybeans left behind from the previous use of that equipment. If you do not like detailed housekeeping, then you would not like to be a grower of seed- or food-grade soybeans. Vacuuming a combine is not fun or easy. 意思是,要清潔耕耘機、聯合收割機,卡車,糧車和糧倉,以確保不會因為器具而造成汙染。這需要仔細的清潔。
Soybeans are vigorously tested to ensure that the identity is preserved or that they are in fact are the specific soybeans of a specific variety that was planted in a specific field. We keep detailed records about which varieties are planted where and which tanks they go into, always cleaning out the equipment before changing over to the next variety. We frequently grow 3-5 different varieties of soybeans, so the combine, trucks, and bins get cleaned multiple times throughout harvest season. 會保持詳細的紀錄、關於品種以及哪台卡車去收割等等、作者農場種了3~5種的黃豆,因此每個收穫季節都要仔細清理那些器械許多次。
關於飼料級黃豆的運輸過程,不好意思上周末沉浸在台灣割喉跟廢死爭議中,
沒有好好整理。
關於IP,根據第二篇連結的作者說法,(我寫信去詢問農場主人,太偷懶了啊但我真心想知道業界到底怎麼弄的),
他說IP不限 "基改或非基改"黃豆,
重點是你希望品種純淨,
你要跟農場下訂種植黃豆前,要先確認品種與是否需要IP,
要的話農場就要很認真保留紀錄、清洗機械等,
以確保品種乾淨無虞。
which means不要以為有IP證明就絕對非基改,
重點是他的IP紀錄的品種到底是什麼種類黃豆!!
------------------------------------------------------------------------------------------------
先寫到這邊,不好意思拖稿了。
歡迎大家回饋~
參考連結:
Food and Feed grade soybean specifications 食品與飼料等級黃豆特性
http://www.kumagro.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Kumagro-product2.pdf
2011年部落格文章
也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大、外國和尚比較會念經,只是台灣的文章... 也要自己篩選就是了
-----------------------------------------------------------------------------------------------------------
註1: 參考google圖片,應該是貨櫃但裡面有麻布等包裝,以避免一打開貨艙整個灑出來
註2: IP可以參考: http://www.ieatpe.org.tw/statute/view_nb.asp?ID=5068 台灣食藥署也是會看這種證明文件。
Soybeans are vigorously tested to ensure that the identity is preserved or that they are in fact are the specific soybeans of a specific variety that was planted in a specific field. We keep detailed records about which varieties are planted where and which tanks they go into, always cleaning out the equipment before changing over to the next variety. We frequently grow 3-5 different varieties of soybeans, so the combine, trucks, and bins get cleaned multiple times throughout harvest season. 會保持詳細的紀錄、關於品種以及哪台卡車去收割等等、作者農場種了3~5種的黃豆,因此每個收穫季節都要仔細清理那些器械許多次。
----------------------------------------------------------------------------------------
小結論: 食品級的蛋白質真的比較高、要達到品種純淨標準。
---------------------------------------------------------------------------------------
關於飼料級黃豆的運輸過程,不好意思上周末沉浸在台灣割喉跟廢死爭議中,
沒有好好整理。
關於IP,根據第二篇連結的作者說法,(我寫信去詢問農場主人,太偷懶了啊但我真心想知道業界到底怎麼弄的),
他說IP不限 "基改或非基改"黃豆,
重點是你希望品種純淨,
你要跟農場下訂種植黃豆前,要先確認品種與是否需要IP,
要的話農場就要很認真保留紀錄、清洗機械等,
以確保品種乾淨無虞。
which means不要以為有IP證明就絕對非基改,
重點是他的IP紀錄的品種到底是什麼種類黃豆!!
------------------------------------------------------------------------------------------------
先寫到這邊,不好意思拖稿了。
歡迎大家回饋~
參考連結:
Food and Feed grade soybean specifications 食品與飼料等級黃豆特性
http://www.kumagro.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Kumagro-product2.pdf
2011年部落格文章
The Many Faces of Soy
http://thefoodiefarmer.blogspot.tw/2011/12/many-faces-of-soy.html也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大、外國和尚比較會念經,只是台灣的文章... 也要自己篩選就是了
-----------------------------------------------------------------------------------------------------------
註1: 參考google圖片,應該是貨櫃但裡面有麻布等包裝,以避免一打開貨艙整個灑出來
註2: IP可以參考: http://www.ieatpe.org.tw/statute/view_nb.asp?ID=5068 台灣食藥署也是會看這種證明文件。
2015年5月27日 星期三
整理一下食品級、飼料級、工業用、藥用的差別(上)
HI各位,
因為上次的"工業用硫酸鎂"實在嚇壞一船的人了
所以我希望可以粗淺跟大家提一下到底工業用、食品級、藥品級有什麼差別?
黃豆、玉米,因為有作為飼料,因此也可以把飼料級放進來討論。
(其實只要有餵給動物吃的,都會有飼料級,因為大家對飼料管不嚴格嘛,
例如我外婆,常常為了節儉,在幾十年前都買飼料級牛奶)
-+----------------------正文----------------+----------開始--------------------+--------------
工業用,意思就是拿來工業用途,目的不是給人吃的,因此管的比較鬆散,
但所謂管制鬆散,不是純度哦!
工業上要量產,當然純度要夠(例如,碳酸鎂純度至少都有41%以上,其他是水為主),不然做出來化學反應跟我要的不一樣怎麼辦?
因此不是純度的問題,
而是雜質的問題。(雜質就是,你需要的東西以外的那些成分)
因為工業用不預期你要吃,因此對於""重金屬""管制比較鬆散。
像去年的藥廠跟食品廠使用工業用碳酸鎂的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31/584029/
也提及"工業級的碳酸鎂因為精煉度不足,容易殘留重金屬,長期食用,會傷肝腎。"
食品級,因為要給人吃,尤其可能有小孩子要吃,
因此把關嚴格,
純度不一定比工業用的高,但雜質部分管制比較嚴格,
重金屬會制訂管制標準。
例如這個提到食品級碳酸鎂:http://gxyhmy.en.alibaba.com/product/1681292817-219212695/Magnesium_carbonate_MgCO3_food_grade.html
可以發現,對於氧化鈣、鐵、氯、錳的含量 管制容許上限。
又如這個網站的食品級碳酸鎂:
http://au.alibaba.com/product/60186341673-Magnesium-Carbonate-Food-Grade-MgCO3.html
氧化鎂、氧化鈣、可溶酸性物質、氯化鈉、硫、砷、重金屬總濃度等都均加以管控。
藥用的話,因為是給生病的人吃的,當然要管制更嚴格
都腸胃不好了,吃到太多雜質豈不更傷腸胃?
例如這個網站: http://au.alibaba.com/product/60168979947-Magnesium-Carbonate-mgco3-in-Pharma-Grade.html
除了上面提到的氧化鎂、鈣、可溶性物質、氯、硫、鐵、砷、重金屬總濃度,還額外管制了鉛的標準。
是不是看起來又更安全了一些?
但成本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畢竟要精煉、檢驗,都是錢呢!!
臺灣的商人,怎麼可能慷慨地讓大家用最好的東西呢,
一定是達政府要求就好了嘛
(因此大家對政府施壓要修改管制標準也是十分重要的!!)
至於下面這個連結,提到"工業用碳酸鎂 長期使用傷肝腎、致癌"
您覺得是否正確?
http://udn.com/news/story/7600/812329-%E5%B7%A5%E6%A5%AD%E7%94%A8%E7%A2%B3%E9%85%B8%E9%8E%82-%E9%95%B7%E6%9C%9F%E4%BD%BF%E7%94%A8%E5%82%B7%E8%82%9D%E8%85%8E%E3%80%81%E8%87%B4%E7%99%8C
其實,我們只知道非食品級的重金屬可能沒受管制,
因此可能對身體有所損傷,
但到底是哪個重金屬過量、傷害程度到哪,卻都是要經過檢驗才會知道。
也因此,以後看到這類醫生出來講的話,當作最壞的情況就好了,
若您家中親友十分擔心,建議可以去醫院抽血檢查一下!
飼料級...........先留個伏筆,下篇揭曉!
最後要提的是,並不是說食品級或飼料級/ 有機特級絕對不會有基因改造的問題。
基改是種子是植物品種本身有沒有基因被改良過,
跟運輸過程衛不衛生、種植過程有沒有用農藥一點關係都沒有。
您參考以下連結: 參考有機風險管理網站
http://www.organicriskmanagement.umn.edu/soy_prod10.html
其中內文也提到,
Organic soybeans are typical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ood-grade and feed-grade.有機黃豆通常分長兩類,食用級與飼料級。
The majority of food-grade organic soybeans are used in products such as tofu, miso, natto, tempeh, or soymilk produced in the U.S. or abroad. 食用級有機黃豆主要用來製造豆腐、納豆、豆豉、豆漿,在美國或海外。
Soybeans can be clear-hilum or dark-hilum. 黃豆可以是明亮肚臍或是深色肚臍。
Soybeans used for tofu are required to be clear-hilum, but products such as soymilk can utilize clear-hilum or dark-hilum beans. 通常做豆腐的會用明亮度期的那種,豆漿則是兩種都會使用。
Feed-grade soybeans can be used for organic livestock feed and oil. Food-grade soybeans that do not meet standards (because of staining, immature beans, or other reasons) can be used as feed. 飼料即用來作為有機的動物飼料與油品,未達標準的食物級黃豆也會當作飼料級。
A third type of soybean is a vegetable type used for edamame, where soybean pods are harvested green and soybeans are consumed while immature. 第三種是菜用大豆,是在綠色未成熟的時候收成來製作毛豆。
好了今天打太多字了~~~~~~~我會趕緊打出下篇的!
因為上次的"工業用硫酸鎂"實在嚇壞一船的人了
所以我希望可以粗淺跟大家提一下到底工業用、食品級、藥品級有什麼差別?
黃豆、玉米,因為有作為飼料,因此也可以把飼料級放進來討論。
(其實只要有餵給動物吃的,都會有飼料級,因為大家對飼料管不嚴格嘛,
例如我外婆,常常為了節儉,在幾十年前都買飼料級牛奶)
-+----------------------正文----------------+----------開始--------------------+--------------
工業用,意思就是拿來工業用途,目的不是給人吃的,因此管的比較鬆散,
但所謂管制鬆散,不是純度哦!
工業上要量產,當然純度要夠(例如,碳酸鎂純度至少都有41%以上,其他是水為主),不然做出來化學反應跟我要的不一樣怎麼辦?
因此不是純度的問題,
而是雜質的問題。(雜質就是,你需要的東西以外的那些成分)
因為工業用不預期你要吃,因此對於""重金屬""管制比較鬆散。
像去年的藥廠跟食品廠使用工業用碳酸鎂的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331/584029/
也提及"工業級的碳酸鎂因為精煉度不足,容易殘留重金屬,長期食用,會傷肝腎。"
食品級,因為要給人吃,尤其可能有小孩子要吃,
因此把關嚴格,
純度不一定比工業用的高,但雜質部分管制比較嚴格,
重金屬會制訂管制標準。
例如這個提到食品級碳酸鎂:http://gxyhmy.en.alibaba.com/product/1681292817-219212695/Magnesium_carbonate_MgCO3_food_grade.html
可以發現,對於氧化鈣、鐵、氯、錳的含量 管制容許上限。
又如這個網站的食品級碳酸鎂:
http://au.alibaba.com/product/60186341673-Magnesium-Carbonate-Food-Grade-MgCO3.html
MgO content
|
≥40.0%
|
43.2%
| |
CaO content
|
≤0.50%
|
0.20%
| |
Moisture
|
≤3.0%
|
2.0%
| |
Acid insoluble substances
|
≤0.15%
|
0.10%
| |
Loss on ignition
|
54-58%
|
56.3%
| |
(cl-)/Sodium chloride
|
≤0.15%
|
0.13%
| |
(so42-)/Sulphate
|
≤0.15%
|
0.10%
| |
(Fe)/Iron
|
≤0.05%
|
0.02%
| |
Arsenic
|
≤0.0005
|
0.0002
| |
Heavy metal(ppm)
|
≤40ppm
|
20ppm
|
藥用的話,因為是給生病的人吃的,當然要管制更嚴格
都腸胃不好了,吃到太多雜質豈不更傷腸胃?
例如這個網站: http://au.alibaba.com/product/60168979947-Magnesium-Carbonate-mgco3-in-Pharma-Grade.html
Test
|
Specifications
|
Results
|
Appearance
|
white or almost white powder
|
confirm
|
MgO
|
40.0-45.0%
|
41.7%
|
Ca
|
≤0.75%
|
0.10%
|
Soluble substance
|
≤1.0%
|
0.5%
|
HCl insoluble
|
≤0.05%
|
0.03%
|
Chlorides
|
≤700 ppm
|
<350ppm
|
Sulfates
|
≤0.6%
|
<0.3%
|
Fe
|
≤400 ppm
|
<200ppm
|
Heavy Metals(Pb)
|
≤20 ppm
|
<20ppm
|
Arsenic(As)
|
≤2 ppm
|
<2ppm
|
Bulk density
|
minimum 0.25 g/mL
|
0.45 g/mL
|
是不是看起來又更安全了一些?
但成本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畢竟要精煉、檢驗,都是錢呢!!
臺灣的商人,
一定是達政府要求就好了嘛
(因此大家對政府施壓要修改管制標準也是十分重要的!!)
至於下面這個連結,提到"工業用碳酸鎂 長期使用傷肝腎、致癌"
您覺得是否正確?
http://udn.com/news/story/7600/812329-%E5%B7%A5%E6%A5%AD%E7%94%A8%E7%A2%B3%E9%85%B8%E9%8E%82-%E9%95%B7%E6%9C%9F%E4%BD%BF%E7%94%A8%E5%82%B7%E8%82%9D%E8%85%8E%E3%80%81%E8%87%B4%E7%99%8C
其實,我們只知道非食品級的重金屬可能沒受管制,
因此可能對身體有所損傷,
但到底是哪個重金屬過量、傷害程度到哪,卻都是要經過檢驗才會知道。
也因此,以後看到這類醫生出來講的話,當作最壞的情況就好了,
若您家中親友十分擔心,建議可以去醫院抽血檢查一下!
飼料級...........先留個伏筆,下篇揭曉!
最後要提的是,並不是說食品級或飼料級/ 有機特級絕對不會有基因改造的問題。
基改是種子是植物品種本身有沒有基因被改良過,
跟運輸過程衛不衛生、種植過程有沒有用農藥一點關係都沒有。
您參考以下連結: 參考有機風險管理網站
http://www.organicriskmanagement.umn.edu/soy_prod10.html
其中內文也提到,
Organic soybeans are typical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 food-grade and feed-grade.有機黃豆通常分長兩類,食用級與飼料級。
The majority of food-grade organic soybeans are used in products such as tofu, miso, natto, tempeh, or soymilk produced in the U.S. or abroad. 食用級有機黃豆主要用來製造豆腐、納豆、豆豉、豆漿,在美國或海外。
Soybeans can be clear-hilum or dark-hilum. 黃豆可以是明亮肚臍或是深色肚臍。
Soybeans used for tofu are required to be clear-hilum, but products such as soymilk can utilize clear-hilum or dark-hilum beans. 通常做豆腐的會用明亮度期的那種,豆漿則是兩種都會使用。
Feed-grade soybeans can be used for organic livestock feed and oil. Food-grade soybeans that do not meet standards (because of staining, immature beans, or other reasons) can be used as feed. 飼料即用來作為有機的動物飼料與油品,未達標準的食物級黃豆也會當作飼料級。
A third type of soybean is a vegetable type used for edamame, where soybean pods are harvested green and soybeans are consumed while immature. 第三種是菜用大豆,是在綠色未成熟的時候收成來製作毛豆。
好了今天打太多字了~~~~~~~我會趕緊打出下篇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