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加工未必不好、無知才是問題

這個標題大概就足以引發很多人對我的撻伐了

我不是學加工的、也沒收它們好處,我只是希望閱讀我部落格的人,
可以不要太容易隨媒體起舞,知道生活中有許多風險但也不一定每個都同等危險。
-------------------------------------------------------------------------------------------------------

記得林杰樑醫生曾經講過:「多吃天然食物,少吃加工食品」
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原則,
天然食物隱含著代表他沒有經過很多加工過程、
產地離消費距離比較短、儲放時間比較短、減少過程被汙染的機會、
減少養分流失或成分變質的機會,也減少體內對於太多太多化學物質的代謝困難
所以多吃天然食品,可能對身體不錯。
(前提是你確實有把表面殘留的農藥跟污染物洗淨、有正確挑選無害的食物,
不然很多蕈類看起來很正常其實有毒、中藥材魚目混珠也不知道...)

相對的,吃加工食品,可能吃不到原始滋味、
人們跟農產原始樣貌脫鉤、對產銷越加不了解以外,
可能營養份流失、甚至變質,
甚至加工過程加了不該加的東西,
那為什麼大家要吃加工食品?

------------------------------------------------------------------------------------------------
加工食品的定義:
•為延長食品壽命、抑制食品品質的劣化,而將其轉變為具嗜好性、營養性、安全性、經濟性等的製品
•食品加工係以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為主要原料,用物理的、化學的、微生物學的方法處理,改變其形態以增加保藏性,或製造具有新性質的食品。

那食品加工的目的,相對的就是
•防止腐敗及變質
•提高可食性
•改善嗜好性
•改善營養 提高便利性:便於儲藏、運送、食用。

在現代消費情境中,
衛生條件變好了、保存保鮮變得容易,腐敗變質不是最大的擔憂,
消費者從基礎的衛生要求,提升到更高的 賞心悅目 的層次啦
顏色鮮艷、裝飾千奇百怪、美觀又耐放,變成大家美學角度欣賞的焦點,
口感好吃、嚼勁充足、搭配飲料好伴侶,變成對於口感與消化上的關注。
甚至,要自己DIY,客製化調配你想要的口感、滋味、調味,又增加更多娛樂的趣味。

所以加工太重要啦~

---------------------------------------------------
                  流口水分隔線
--------------------------------------------------


離題,我這邊的論點是 加工食品未必不好、無知才是問題~
大家可以看一看這篇BBC中文網的文章:
假如整整一周都不吃加工食品,我們的日常生活長怎樣?

我覺得不是"加工"本身是個問題,
是對於"不熟悉製程與添加物危害"才會引發恐懼與擔憂。
假如你知道實際上它到底危害大不大,
那就有行動的目標了,接受或抵制,就不用惶恐了!

例如,牛奶,牛奶也經過殺菌的工法,封裝與低溫配送,才變成大眾每天早餐的重要配角。
乳酪,在吃pizza的時候您會想到這個乳酪經過發酵,表面曾經布滿微生物嗎? 只是那些微生物已經被移除或是破壞掉,才變成大家可以食用的商品。
在吃布丁的時候,您想過布丁最原始就只有牛奶+雞蛋+糖(註1),拿去烘焙,這樣也算加工食品,
吃少女的酥胸-馬卡龍,您想過裡面有除了色素、香料之外,還有基本的蛋白、杏仁粉跟糖~
濃郁的拉花咖啡,烘焙濃而不苦,香而不酸的咖啡,成分或許單純,可是三合一咖啡或罐裝咖啡,為了呈現濃郁香氣,又不知道加了哪些香料、奶精、乳化劑、小蘇打,或是增加濃稠的膠或澱粉了。
為什麼您不會對上面這些東西感到恐懼?
因為祖先流傳下來、大家都在吃嘛,看起來也沒出什麼問題呀?
這就是美國所謂的GRAS的概念(註2),一般認為它是安全的。


反而,我覺得去找正確飲食的資料是比較重要,
例如知道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可能會抑制彼此的吸收、
什麼東西一起吃長久吃會導致結石、
知道食品製造過程與大致成本,去判斷這個售價合不合理、
什麼東西長期吃可能會引發口腔癌不能吃太多、
小孩子或特殊疾病患者吸收效果可能太好或不好等等,
這些知識反而比較重要一些。

----------------------------------------------------------------------
為科學偽科學* 為科學偽科學* 為科學偽科學* 為科學偽科學
----------------------------------------------------------------------

最近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好像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
越來越多資料被大家所傳閱,
問題是,到底哪些是偽科學、哪些是真正的科學?

鳳梨打針可以變甜變大,可是會導致性早熟、
生番茄吃了會生物鹼中毒、
茶碗蒸綠綠的就是因為打蛋加鹽導致鹽巴的鈉跟氯分離、
聽起來怎麼這麼可怕,實際上真的可能嗎?
答案是"要查了才知道"!!

我不是每個領域的專家,我只是比較會查詢、知道要去哪裏查詢
各位看官您可以去 google查詢、農委會、食品藥物管理署查詢、
去主婦聯盟或泛科學網站、董氏基金會或消基會搜尋
甚至進一步去 google scholar(學術)查詢,
假如網路上政府沒有好好澄清,
您可以一人一封信催促政府出面講清楚說明白
把知的權利還給人民!!

這一篇暫時寫到這,還有太多議題可以爭論了...


註2: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GRAS):

"GRAS" is an acronym for the phrase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Under sections 201(s) and 409 of the 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the Act), any substance that is intentionally added to food is a food additive, that is subject to premarket review and approval by FDA, unless the substance is generally recognized, among qualified experts, as having been adequately shown to be saf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its intended use, or unless the use of the substance is otherwise excluded from the definition of a food additive.
依照美國FD&CA法案,要刻意加入食品中的物質在美國需要經過上市前審查,但若某些物質一般被合格的專家們視為安全的、已經適當地展現出在刻意使用下是安全的、或是除非這個東西的使用已經確定被食品添加物類排除,不然就當作GRAS食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