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8日 星期一

簡介食品風險

雖然我學的是風險評估,但其實僅侷限於"健康風險"評估,
而且主要是美國環保署1986年公告的那一套評估方法(註1)。
經濟學的評估,我僅有很粗淺的了解(其實是完全沒概念)
頂多用因暴露到OO危害而生病住院天數 乘上 平均工資吧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詭異呵呵,但經濟學評估本來就不是公衛的專長,
或許是學健保的人要學習分析的?

離題了,
我要先定義食品健康風險,
風險就是 有負面不好的危害, 配上一個發生機率,就是你預期因為這個危害發生導致的負面後果的機會大小,就是期望值的概念。
要是這個發生不幸後果機率越大,風險就越大,
   (開快車發生車禍的機率比開車慢的發生車禍機率大,所以開快車的風險相對大)
若後果危害越嚴重,那風險還是越大
    (假設長良性腫瘤跟惡性腫瘤的發生機率一樣大,可是惡性腫瘤危害大,所以風險就大)
要是發生機率要是零,那就不存有風險。
   (例如男生要發生女性專屬疾病如子宮癌的風險為零,不做移植手術的前提啦....)

對風險的定義,當然也就決定後續怎樣管控與評估風險嘍

然後有個很大的問題,是食品風險人們往往會期待是零風險的
但我覺得要說零風險不太可能,
因為環境中本身就有各種風險呀,
例如空氣中很微量的空氣汙染物、土壤中微量的重金屬或化學殘留等等
一些前人種下的因果,或是這塊地區地底本來就有,假如沒辦法移除很徹底,
那就是 "背景值" (background)。
背景值通常很,若很高的話,就是某地區的嚴重汙染啦,就要趕快督促政府把她整治乾淨!!

您可能聽過一些背景值常被拿來比較,
輻射的背景值,一年中來自自然環境中的累積輻射暴露有2.40毫西弗
(維基百科: 背景輻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3%8C%E6%99%AF%E8%BC%BB%E5%B0%84
戴奧辛的背景值,各地土壤地下水都有微量戴奧辛(參考台灣環保署委託研究計畫簡報)
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03-5-5%20%E5%9C%8B%E5%85%A7%E6%95%B4%E9%AB%94%E7%92%B0%E5%A2%83%E6%88%B4%E5%A5%A7%E8%BE%9B%E9%A2%A8%E9%9A%AA.pdf
不管您是否願意相信,
您沒去照X光也是有不小心接受到一些輻射、
您沒吃到戴奧辛鴨蛋,體內還是有微量戴奧辛!!

有微量沒關係,因為人體會努力代謝、會緩慢修復體內細胞的,
而且近幾百年大家不都是一代一代的活過來了嘛~

所以,我覺得大家所想像中所關切食品的風險,
應該是"預料外的風險"
例如我原本不預期食品中有"高於"背景值的農藥、
飲料中有"額外"添加的塑化劑、
包裝盒子"意外"溶出雙酚A或順丁烯二酸等等。

同一個話題,也就是大家不要看到檢驗結果某某東西"超標"就抓狂了,
建議您,先去查詢到底原本法規管制標準是多少、
背景值多少,
才決定這件事情到底有多嚴重?你到底要多生氣?!!!
這樣久遠以後,您就不會再被媒體嚇的天天神經緊繃啦~ 因為其實很多時候沒那麼嚴重!

上面提到對風險的定義,我還想補充,
風險是很主觀的,隨文化而異的。
國際上看待風險也有幾種方法(FAO,2006)
例如三種典範(paradigm)
1. 科技典範: 把風險侷限在科學性評估,風險=機率 X 危害嚴重性。
2. 心理典範: 風險等於一系列個人的感知(perception)的運作,考量到一系列影響感知的因素例如是否是自願、是否後果嚴重,是否可以控制,是否風險是人為的等等。
3. 社會典範: 認為風險是由社會與文化所建構的(soci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因此對於分散利益與成本的目標就會考量到社會可接受度(socially acceptable)以及平等(equitable)。

所以今天有可能有的人覺得喝有農藥的茶很嚴重,有的人覺得其實不那麼嚴重,
也可能跟他們心中怎麼衡量農藥風險有關唷!
  我"自願"喝含有微量農藥的茶,
   或是我覺得比起上班打盹被老闆罵農藥風險還好,
    或是我覺得本姑娘就身強體壯有本錢、我不抽菸我寧願喝農藥很平衡阿

所以,將來各位看官看到網路上有的人言論很超乎您的想像,
在懷疑到底他們是不是為了某黨派某廠商護航,
其實說不定他們只是腦中的框架覺得這種風險真的沒那麼大~~


歡迎大家提出意見交流唷!!! 我不聰明,但希望可以協助大家一起找答案!!

註1: 美國1986年開始的健康風險評估指引,簡單分為致癌與非致癌兩類進行評估,
指引pdf檔請參考英文網站:
http://cfpub.epa.gov/ncea/cfm/recordisplay.cfm?deid=549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